[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靈性與欲望

張貼者:幸君
閱讀人數:5102人 張貼日期:2018-10-05 09:20:09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靈性與欲望



所謂的「修行」跟「靈性」,到底與欲望的關連是什麼?修行是否意味著,各種欲望,如物欲、性欲等等要慢慢的減低、各種的情緒要越來越平穩,是否修行的越好,就越不該有任何的欲望,連生氣的慾望都沒有了,尤其是重度憂鬱症患者,通通都不會生氣。於是我們要開悟解脫,以傳統修行的觀念來看,好像要把各式各樣的欲望打死,彷彿消滅所有的欲望,才是所謂的涅槃。「有求皆苦,無欲則剛」你能做到無欲無求,甚至放下一切的得失心,人就心安自在,再也沒有煩惱跟痛苦了。你要脫離輪迴、開悟解脫,要先放下所有的欲望所求,就可以不斷地提升你的靈性,但真的是這樣嗎?

賽斯提到宇宙為何會存在,其中原因之一是宇宙因為欲望而悸動,宇宙是因為想存在的欲望而存在。所以談到欲望,我要先談到兩個句話,一個是想存在的欲望,另一個是想創造的欲望,以有別於物欲、性欲、清心寡慾。以賽斯心法來看欲望,我想到的是,首先人有價值完成的欲望、想學習的欲望。

賽斯的輪迴轉世說告訴我們,凡你今生或過去所有的學習,都會變成潛意識,將每一世的成長帶到下輩子,這也是為什麼有人生下來就特別有某些天賦的原因。所以我們要開辦「輪迴轉世先修班」,永遠不要輸在起跑點上面,活到老、學到老。可是你們經常大學、研究所畢業了,就停止學習,這是不對的。學習沒有年齡之分,人就算活到一百歲,都應該要學習。唯有新的學習,才能啟動活化你的腦細胞,腦細胞的連結會改變,延緩老化,預防老人癡呆,你為什麼不學呢?

人有想要去愛的欲望,想給出愛的欲望。



人最孤單的並不是沒有得到愛,而是你沒有人可以給出去愛,因此現代人養那麼多的寵物,是可以給出他的愛。人會變笨,是因沒有人再讓你付出,沒有人讓你給出愛,你多寂寞。想去給出愛跟關心的欲望,你想要去關心人,你不能壓制這個欲望,賽斯一直講的內在的利他主義。人天生有利他主義,天生想讓別人更好、讓世界更好,這就是一個欲望,而且它是我們生命存在的理由。所以你除了謝謝那愛你的人,還要謝謝、感恩那願意讓你付出的人,因為人家給你機會愛他,因為你藉由他給出愛,滋潤了你的身心靈。

有一位太太得了憂鬱症,原因是她覺得自己都沒有在賺錢,每次要用什麼錢都要跟先生伸手,覺得自己很沒有用。我跟她說「你不要傻了,你最大的價值就是讓你先生給你錢,你知道嗎?如果你從此不要你跟先生拿錢,過一陣子得憂鬱症的人就是他。」換個角度看,我賺錢給你讓你開心,賺錢給你是為了給你愛,這就是我的價值,你不拿我的錢,我就少了奮鬥的理由,就沒有前進的動力,就沒有價值了,所以拿人家的錢的人更有價值。

所以不是你被愛,你都忘記了你給了那想給你關心、給你愛的人的一個能量的出口。並不是自己沒有在工作、賺錢就沒有價值,你的存在本身也讓給你愛的人有了價值。同樣地,養育孩子長大不一定要孩子回報,因為要謝謝所有的孩子,謝謝他們給了父母奮鬥的理由,感謝他們給了我一個上班的理由,感謝他們平安地長大,讓爸爸媽媽的辛苦看到代價。





人有想要被愛的欲望。「欲望」本身沒有錯,可是欲望如果變成有求皆苦,變成自我意識的強求,那就痛苦了。例如想要賺錢,有什麼不好,但是賺不到錢去自殺,這就有問題了。於是重要的是,我希望你愛我,可是我不能去強求你只能愛我一個,不要強求我得是你心目中最重要的那個人。心就是欲望、渴望,想創造、愛人與被愛是很好的,可是當你去設一個標準,得失心太重,就變成一種控制、掌控,開始痛苦了。

愛從開天闢地以來都沒有錯,錯在自我的沒有智慧跟扭曲的觀念。好比說皇上寵愛你這個妃子,很好啊!可是你要求皇上只能愛你一個人,那你馬上就會黑化了,變得處心積慮、害人不淺。你可以想要被愛,但是你不能要求他必須心中只有你,痛苦不是來自你想得到愛的欲望,而是你的自我規定你只能得到那個人的愛,或他只能愛你。

包括兄弟姊妹也是,你很愛你的爸爸媽媽,可是孩子們裡面,爸爸只能愛你一個嗎?你最愛爸爸,你也要求爸爸只能最愛你,尤其是當你覺得自己表現得不夠好,因此沒有得到爸爸最愛你的那個愛。想被愛的欲望一定是對的,但是如果你只能愛我,不能有別人,就變成佔有跟控制了。這是因為你從來都沒有真的肯定你自己,而且真的愛妳自己,所以你不斷地藉由在別人心目中是不是最重要的,來決定自己有沒有價值。



簡單來說,你從別人的價值觀來認可你的價值,你從別人的眼光來認可你值不值得活下去,痛苦當然來了。

我常講一句話「你不需要是別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但是你一定要是你自己心目中最重要的。」這個重要不是自私,是自我肯定、看重自己、愛惜生命。如果你自己都不覺得你是重要的,都不覺得你能愛自己,那麼誰能愛你?

人有想創造的欲望。想創造的欲望來自內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帶著靈魂的使命,每個人內在都有希望讓自己、世界更好的欲望,它是讓宇宙前進的動力,也是所有生命存在的動力。心靈的欲求是想創造,自我的欲求是想佔有,佔有是來自心靈的匱乏。心靈想創造而不擁有,它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不是你想健康,而是你要創造健康;不是你想賺錢,而是你要創造財富。你要跟心靈做連結,跟隨內我利他、善的衝動,然後要問自己,「我來到這個世界,我要怎麼樣成為一個我心目中我覺得最棒的那個人?」你們都要開始回來聽內心的聲音,因為靈魂天生想創造。所以透過你的創造,你能跟自己的心靈能量做連結。

人有想讓這個世界更好的欲望。



每個人打從內心都是理想主義者,想讓世界更好,如此你也更好。利己、利人。利益眾生,我們被這個欲望驅動,但是我們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而不是遇到挫折就否定自己,甚至變得悲觀或狂熱。

人有想要去表達展現的欲望,因為賽斯說「生命即表達」,這也展現來自你的內我的創造的渴望。例如你是作家,就寫出令人感動的小說吧;你是個畫家,就畫出令人心曠神怡的畫吧,每個人展現一種生命的表達、內在的能量、存在的獨特性。

欲望是好的,它來自一份愛,又提升生命,也是一種解脫,很多時候你們以為是無欲無求,其實不是這樣。而是當你在地球的輪迴轉世過程當中,你能夠把生命展現得那麼美好,你已經表達得這麼好了,你會把能量收攝回來。當有一天離開輪迴,你已經對於意念的物質化沒興趣,不表示你沒有欲望了,其實是把更大的欲望、意念、能量,轉到更開闊的宇宙的空間。很多人誤解了無欲無求的含意,根本還沒有在地球上盡情發揮,然後就自我催眠,弄得槁木死灰。它是一個階段性,唯有你能夠把內在想創造的欲望達到極致,你自然會進入一個開悟解脫的狀態。

靈性與欲望,牽涉到自我與內我的區別。



內我想創造,如果你是來自心靈,你會想要去創造,而不是去比較;你想要去發揮你的能力,而不是去競爭,因為你自我肯定了。你要進到內心,感受到心靈的開闊跟智慧,最後把欲望用在利己、利人、利益眾生。

~戴禹鑌取材自許添盛醫師講座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