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神佛傳說

駱賓王(南天駱恩師)

張貼者:ChihYi
閱讀人數:2716人 張貼日期:2023-06-22 01:30: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駱賓王(南天駱恩師)
 
駱賓王(640年?-684年?),字觀光,義烏(今中國浙江義烏)人。
駱賓王出身寒門,七歲能詩,號稱神童。據說《詠鵝詩》就是此時所做。
唐朝初期的著名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
684年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駱賓王起草了著名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敬業敗後,賓王不知所終,一說被斬,一說剃髮出家,終身隱居。

道教扶鸞的信眾以駱賓王被斬時兵解,忠肝義膽與文采昂揚,尊之為神,被玉帝封於南宮(南天),是為南宮駱恩師,與孔恩師同屬於呂洞賓祖師之幕府。佛教徒則盛傳駱賓王遁入禪門,稱之為「普濟妙章禪師」,年年端午盛大奉祀。臺北行天宮會在端午節舉辦祭祀。
 
 
生平

以《易經.風地觀》:「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名賓王,字觀光。龍朔初年,駱賓王擔任道王李元慶的幕府屬官。後來相繼擔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儀鳳四年(679年),駱賓王升任朝廷的侍御史官職。曾經被人誣陷入獄,有《在獄詠蟬》一詩傳世。被赦免後出任地方官臨海縣丞,所以後人也稱他駱臨海。




 
光宅元年(684年),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駱賓王作為徐敬業的幕僚,起草了著名的《討武氏檄》,痛斥武則天的種種行為。武則天讀到檄文中「蛾眉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只是嘻笑,直到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大吃一驚,向左右大臣詢問說:「這是誰寫的?」有人回答說是駱賓王所作,武則天非常不高興的說:「這是宰相的過失,駱賓王有如此的才華,怎麼可以讓他流失在外懷才不遇?」
 
徐敬業兵敗後,駱賓王逃亡,不知所終。《舊唐書》與《資治通鑑》都說駱賓王被殺,《新唐書》本傳說他「亡命不知所之」,《朝野僉載》說是投江而死,郗雲卿在《駱賓王文集》序中認為「文明中,與嗣業於廣陵共謀起義,兵事既不捷,因致逃遁」,孟棨《本事詩》說駱賓王逃脫後削髮為僧,「遍遊名山。至靈隱,以周歲卒。」
 
一說駱賓王逃匿於今江蘇南通一帶,據朱國楨《涌幢小品》記載,明正德九年(1514年),義烏南通城黃泥口一位曹姓農民挖地時曾發現駱賓王墓,農人掘開墳墓,見「棺內人還衣冠如新」。農人大異之,於是把墓地封回。不久墓址就被水淹沒。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任職南通的福建人劉名芳,派人下水搜尋,結果找到幾根「枯骨查牙」,就當作駱賓王的骸骨,迎至狼山東南麓,這就是保存至今的南通駱賓王墓。
 
駱賓王的詩題材較為廣泛,因才高位卑,憤激之情,時見紙上。他的五言律詩精工整煉,尤其擅長七言歌行,筆力雄健。名作《帝京篇》是初唐罕有的長篇詩歌,被當時的人們認為是「絕唱」。他對革新初唐的浮靡詩風,開闢唐代文學的繁榮局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關著作
唐中宗時期,郗雲卿編輯有《駱賓王集》10卷,現在已經散佚。明清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的《駱賓王集》,所收篇目大致相同,都是後人重新編輯的。




 
◎圖文源自網路資訊,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處理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