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神佛傳說

面燃大士(普渡公)

張貼者:Allan
閱讀人數:16786人 張貼日期:2024-08-17 13:09: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面燃大士,又稱「監齋羽林大神」、「面燃鬼王」、「焦面大士」、「焦面大將」、「焰口鬼王」,民間習稱「大士爺」、「大士王」。為道教的著名神祇,在道教神稱為「幽冥教主面燃鬼王監齋使者羽林大神普渡真君」,通稱「面燃監齋羽林普渡真君」。簡稱「羽林大神」、「普渡真君」(俗謂「普渡公」或「普渡爺」)。

影音檔:
https://youtu.be/UXoMJCucqKk

普渡公之歌:
https://youtu.be/6LG7Y0-Ttn4





不少地方中元節祭拜亡靈之前,會先祭拜面燃大士。信眾認為,舊曆七月,所有來陽世享香火的亡靈,都歸此神管理;在我國有專為祭祀此神的「大士爺廟」。
  一尊菩薩有這麼多稱呼,就像我們一個人扮演多種角色之時也會有多種稱呼一樣。從以上字義來看,似乎已經知道祂的相貌與身份了。「面燃」、「焦面」!一定是面部有如被火燃燒過,而留下恐怖的焦炭面貌。「普渡公」、「鬼王」!一定是與農曆七月鬼節的中元普渡法會有關之名號。「大士爺」這個「大士」之稱,一般都是道教對觀音的尊稱,如「觀音大士」。《普門品》中,觀世音菩薩「應以鬼王身得度者,即現鬼王身而為說法」,由此可見這尊「面燃大士」,與觀世音菩薩一定有著密切的淵源。
  忿怒相的菩薩,因為長相讓人感到畏懼,因此很少人供奉,這也是很無奈的事實,因為人是「著相」的眾生,並不認為一切相皆為虛幻。



一般人都喜於美的事物,而抗拒一切認為醜陋的事物。事實上美醜之分別,都是出自於人的分別心所至,然而,卻沒有人想到,忿怒尊乃是寂靜尊所幻化出來的相。
  忿怒相的菩薩,就像一位慈母,面對一些調皮頑固,並且不聽從勸導的孩子們,慈母深怕他們的行為,會對他們自己造成傷害,而不得不對他們板起怒相,甚至手持棍子,來嚇阻這些調皮頑固的孩子們,停止他們那些無知的行為。同樣的道裡,這就是菩薩為何要示現怒相的原因了。

  道教信仰中,面燃大士為太乙救苦天尊化身之「面燃羽林監齋普渡真君」,主宰諸鬼,護佑冥陽兩界。羽林是死後世界雅稱,羽林即鬼界,「羽林大神」也就是統領一切鬼界和鬼魂之神,因此又稱「幽冥教主」。平時居沃焦之山下,為陰間諸鬼之統帥,在地官大帝赦罪之月,負責中元節監督亡魂享領人間香火事宜。另,靈寶派等一些派別不是請「面燃鬼王」監齋,而是有「何將軍」、「喬將軍」兩神分任此職。如宋末元初林靈真所撰《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寫為「北魁玄範府神虎何喬二大聖」。普渡會場上土地公、山神都只是居於左右為祂的輔助神。


  ◎免責聲明:以上部分配圖源自網路,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處理。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