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佛教心理學

張貼者:黑糖
閱讀人數:13859人 張貼日期:2023-10-31 08:00:00
1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佛教的心心所法是一種分析人類心理現象的方法,它將心理活動分為心和心所。心是指主觀的意識,能夠感知、思考、判斷和決定的功能。心所是指隨心而起的各種情感、思想、態度和動機,它們影響著人的行為和業果。佛教將心所分為善惡和中性三類,其中善惡心所是指能夠產生善惡業的心理因素,它們是人格品質和道德行為的根源。   善心所是指能夠帶來安樂、平靜、清淨和解脫的心理因素,它們是修行佛法的基礎和動力。

佛教認為,善心所有十一種,分別是信、精進、念、定、慧、不貪、不瞋、不癡、輕安和捨。信是對佛法的信任和敬重,是學習佛法的門檻和開始。精進是對善法的追求和實踐,是克服障礙和增長功德的力量。念是對自身和外境的正確觀察和記憶,是防止散亂和培養正念的方法。定是對心境的安定和集中,是消除煩惱和達到禪定的境界。慧是對事理的明辨和了解,是破除無明和證得智慧的工具。不貪是對欲望的節制和清淨,是遠離貪欲和培養慈愛的根本。不瞋是對怒火的消除和平息,是克制瞋恚和發揚悲憫的基礎。不癡是對愚痴的去除和覺醒,是摒棄迷惑和開啟智慧的關鍵。



輕安是對身心的輕鬆和舒適,是避免重擔和享受安樂的結果。捨是對執著的放下和離開,是超越苦海和達到解脫的途徑。
 
惡心所是指能夠帶來苦惱、動盪、污染和束縛的心理因素,它們是造作惡業的原因和後果。佛教認為,惡心所有六種,分別是貪、瞋、癡、慢、疑和不正見。貪是對物質或精神上的渴求和追求,是造成貪婪和不知足的根源。瞋是對自己或他人的不滿和敵視,是引起怒氣和暴力的動力。癡是對事物的無知和錯誤,是產生愚昧和迷惘的原因。慢是對自己或他人的驕傲和輕視,是導致自大和傲慢的基礎。疑是對佛法或正法的懷疑和不信,是阻礙學習和進步的障礙。不正見是對真理的否定和歪曲,是造成邪見和邪行的根本。

  佛教心心所法-善惡心所的分析,不僅有助於我們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和行為動機,也有助於我們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方式。通過增長善心所,我們可以培養出一種善良、寬容、智慧和慈悲的人格,並且能夠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幸福和利益。通過消除惡心所,我們可以避免一種貪婪、暴戾、愚昧和自私的人格,並且能夠免於自己和他人帶來苦惱和害處。因此,佛教心心所法-善惡心所是一種實用而有效的修行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實踐。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