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知識的力量

地牛翻身~震事知多少?

張貼者:🛂姸蓁
閱讀人數:16907人 張貼日期:2020-12-11 11:02: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草屯囝仔-地牛翻身Feat.顏冠希JY大天D.Ten - 草屯囝仔| StreetVoice 街聲- 最潮音樂社群
地牛翻身~震事知多少?

◎為什麼會有地震?

 其實,地震就是地動,是地球表面的振動。引起地球表面振動的原因很多,可以是人為的原因,比如核爆炸、開炮、機械振動等﹔同樣也可以是自然界的原因,比如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落地震等。我們腳下的地面雖然感覺很穩定,實際上整個地球的表面是不斷在變動的。這種變動是因為地球的外殼上有許多的板塊,板塊如果碰在一起,就會產生推擠。板塊的推擠會造成陸地的隆起或陷落,在這些推擠的過程中,就會有地震的發生。
 
 
◎古代地震的傳說

在科學不發達的過去,人們對地震發生的原因,常常借助于神靈的力量來解釋。在我國,民間普遍流傳著這樣一種傳說,他們說地底下住著一條大鰲魚,時間長了,大鰲魚就想翻一下身,只要大鰲魚一翻身,大地便會顫動起來。用現代人的眼光分析這種傳說,簡直是荒誕不徑。但持這種說法的國家, 并不只有中國。  
例如,在古希臘的神話中,海神普舍頓就是地震的神。南美還流傳著支撐世界的巨人身子一動,引起地震的說法。古代日本認為,日本島下面住著大鯰魚,一旦鯰魚不高興了,只要將尾巴一掃,于是日本就要發生一次地震。除此之外,埃及和印度也有關于地下住著動物在作怪的傳說。
 
 
◎ 地球三大地震帶  

世界上有3個主要的地震帶,分別為環繞太平洋邊緣的「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大陸南緣的「歐亞地震帶」;以及各大洋中的「中洋脊地震帶」。地球上95%的地震便是由板塊活動所造成,其餘的5%則是因火山活動、地下核爆、地殼塌陷、或隕石撞擊而來。






◎台灣的地體構造圖


由於不同性質的板塊不斷的擠壓,累積變形能量,直到超過岩石能夠忍受的程度,便將累積的變形能量在瞬間釋放出來,發生地震。台灣及日本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因為板塊不斷在移動,不斷地累積及釋放能量,地震便周而復始不斷發生。
 

◎台灣的地震特別多嗎?  

台灣是地震非常多的地方,每年可能有8,000多次的地震。不過每年大約只有一次地震會造成災害。台灣的地震這麼多,是因為台灣剛好位於兩個板塊碰撞的地方。這兩個板塊是構成歐洲與亞洲的「歐亞板塊」與比較小的「菲律賓海板塊」。
 事實上,就是因為這兩個板塊的碰撞,才造成台灣從海洋中隆起,成為島嶼。只要有碰撞就會造成地震。所以我們可以說:沒有地震,就沒有今天的台灣。因為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還在繼續碰撞、推擠當中,所以整個台灣還在不斷地升高,當然地震也就會常常發生。
 
    ◎台灣哪裡地震最多?  

因為菲律賓海板塊撞擊到歐亞板塊的地方正好是台灣的東部,所以台灣東部(宜蘭、花蓮、台東)地震最多。不過由於大部分的地震都發生在海底,所以一般造成的災害比較小。
 
◎ 台灣哪裡地震災害最嚴重?  台灣的西部,包括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等地,雖然地震沒有東部多,但是因為人口密集,而且地震發生的位置通常距離地表比較近,所以震動強烈,容易造成重大的災害。  
 
◎  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   

公元132年,在京師(河南洛陽)盛傳著一個驚人的消息, 說太史令張衡發明了一種儀器,可以觀測到發生地震的時間和方位。但也有人不相信,認為地震發生在几百里以外,人怎么能測出來呢?這不成“決勝千里之外” 了嗎?


  張衡生于公元78年,死于139年,是我國古代杰出的科學家。



他在數學、天文、地震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張衡發明的儀器叫地動儀,這是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據“后漢書”記載,地動儀以精銅鑄造而成,圓徑達八尺,外形像個酒樽,機關裝在樽內,外面按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八個方位各設置一條龍,每條龍嘴里含有一個小銅球,地上對准龍嘴各蹲著一個銅蛤蟆,昂頭張口,當任何一個方位的地方發生了較強的地震時,傳來的地震波會使樽內相應的機關發生變動,從而觸動龍頭的杠杆,使處在那個方位的龍嘴張開,龍嘴里含著的小銅球自然落到地上的蛤蟆嘴里,發出“鐺鐺”的響聲,這樣觀測人員就知道什么時間,什么方位發生了地震。

  公元138年3月1日,這台地動儀西方的龍嘴張開了,銅球“鐺”的一聲落到蛤蟆嘴里,測知洛陽以西發生地震。但由于洛陽沒有感到震動,所以很多人議論紛紛,說這台儀器不准。几天以后,信使飛馬來報,距離洛陽以西一千多里的隴西(甘肅東南部)發生了大地震,這才使朝廷內外“皆服其妙”。

  近代的地震儀在1880年才制成,它的原理和張衡地動儀基本相似,但在時間上卻晚了1700多年。

◎震前防範措施
1.準備三日份的飲水、乾糧及救急必需品,集中收納在急救袋內,置放在全家人知曉便於取用位置。
2.熟悉住家附近,那裡是最好的避難場所,預先清楚逃生路線。家屬間應互相約定發生地震後如何聯繫及集合處。
3.學校、公司團體、公共場所經常舉行避難演習,建立自衛編組,發揮自救救人精神。
4.建築物勿任意違法加蓋,或拆除牆、柱、樑,以免破壞。
5.將較重物品放置低處,並予固定減少使用吊燈、吊扇。
6.定期檢查瓦斯、電線管路,瓦斯桶應予固定,全家人均應熟悉總開關位置及關閉方法。
7全家人都要知道瓦斯及電門開關的位置及如何使用開關。



家中隨時備有乾
電池、收音機、手電筒、急救箱等物品,放置固定位置人人要知道。
8家中擺設的物品或裝飾以牢固、安全為首先考量。
9家中應隨時備有消防器材,並要知道如何使用。
10地震時家中那裡最安全人人都要知道。
 ◎地震發生時的措施
1立刻關閉身旁之火源及瓦斯。  
2不要冒失往外跑以免遭掉落物擊傷。     
3迅速尋找堅固之樑、柱附近或床舖、傢俱旁躲避,並加強保護頭部,注意遠離窗戶及易掉落物附近  
4立刻將門打開,以免變形卡死無進出。  
5發生地震時若身在室內,可於地震暫停時離開建築物,但不可搭乘電梯,並應注意上方是否有物品會掉落。

 
6開車中發生地震雨勿緊急剎車,注意前後左右所發生的情況,減低車速,避開陸穚、高架橋將車靠邊停放,並靜待車中。
   
7如在室外,請待在室外空曠處,並遠離山壁、電線桿或任何可能掉落物品(如建築物的屋瓦或招牌等)的地方。

 

◎地震來臨時該怎麼辦?
地震時是跑還是躲,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身體應采取的姿勢: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燈火,因為空氣中有易燃易爆氣體。

※地震發生時在家中:
·         要鎮靜並迅速關閉電源、瓦斯、自來水開關。 隨手拿個墊子或枕頭等保護頭部,並躲在堅固的傢俱或桌子下。
·         地震時應遠離玻璃窗戶,因為它最容易破碎傷人。
·         地震時任何房間的門窗都應該打開,以免被卡住打不開。
·         如果在室內,一定要馬上實行「躲」「蓋」「抓」三個步驟。趕緊躲到一個矮桌或是家具下方,用手臂抱住頭並且蓋住眼睛,再以一隻手抓住桌腳。如果就近的室內沒有矮桌或適當的家具,那就趕緊躲到內牆邊,或是內牆的樑柱底下,因為外牆通常比內牆容易在地震中毀損。並且必須遠離書櫃、或是高及重的家具。不要躲在桌子、床舖下;而是要以比桌、床高度為低的姿勢,躲在桌子、床舖的旁邊。」建築物天花板因強震倒塌時,會將桌、床等家具壓毀,人如果躲在其中,後果不堪設想;如果人以低姿勢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承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讓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間。


※地震時如正在辦公室或教室等公共場所時:
·         注意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燈具等掉落。
·         公共場所小心選擇出口,避免遭人踐踏,切記勿使用電梯。
·         靠近牆柱,躲在堅固的桌下,並且抓個墊子或書包等物品來保護頭部。

※地震發生時,如剛好在室外時:
·         遠離建築物、電桿、圍牆,到空曠地區最好。



遠離海攤、港口,以防海嘯
·         隨時注意頭上可能會有東西掉落,如招牌、盆景,甚至於冷氣機等。
·         即使開車時遇到地震,也要趕快離開車子,很多地震時在停車場喪命的人,都是在車內被活活壓死,在兩車之間的人,卻毫髮未傷。強烈地震發生時,如果你正在停車場,千萬不要留在車內,以免垮下來的天花板壓扁汽車,造成傷害;以臥姿躲在車旁,掉落的天花板壓在車上,不致直接撞擊人身,可能形成一塊「生存空間」,增加存活機會
 

◎地 震 時 的 十 大 注 意 事 項
1.突如其來先求身體安全 2.從容滅火.不要慌張 3.打開窗口.確保逃生口  

4.不要慌張的衝出窗外.防範墬落物 5.注意室內地面的玻璃碎片 6.發揮守望相助精神

7.合作救助與救護  8.避難前的安全確認.斷電.關閉瓦斯 9.不要靠近圍牆

10.聽取正確的災情.確實的行動

 
       


資料來源及地震相關網站
    中央氣象局(http://www.cwb.gov.tw/)
    蕃薯藤新聞網專區(http://www.yam.com.tw/)
    中央地質調查所(http://www.moeacgs.gov.tw/)
    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http://www.naphm.ntu.edu.tw/)
    內政部消防署(http://www.nfa.gov.tw/)
    建築攝取網(http://www.archi.com.tw/)
    中央研究院 地球科學研究所(http://www.earth.sinica.edu.tw/index_c.html)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集集大地震特報(http://921.ncree.gov.tw)
    地震學─地球科學網路資源  (http://earth.usc.edu/~chengpin/Earthquake/earthquake.html)
    工程地質與新科技研究室(http://140.115.123.30/default.htm)
    奇摩站集集大地震專題報導(http://www.kimo.com.tw/quake/)
    台灣網路資源搜尋(http://www.openfind.com.tw/)
  http://159.226.2.8/big5/earth/quake/index.html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