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知識的力量

淺說道教戒律

張貼者:🛂伊玲
閱讀人數:16414人 張貼日期:2021-07-16 08:00: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道教戒律淺說

​道教的戒律嚴謹而有制度以致能傳承至今近五千年歷史。
一、 每一個宗教都有戒律,根據各宗教不同的生命倫理觀而制訂各自不同的戒律,也叫做教規,換句話說,戒律就是各宗教體制內的法律。

二、 道教設戒,旨在約束道士言行,是防止“噁心邪欲”“乖言戾行”的規戒。
戒者,解也、界也、止也。
能解眾惡之縛,能分善惡之界,能止諸惡之漸。

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教戒者,欲令人勸進長生,全身保命。
”故戒者在於止惡防非,護正摧邪,以防範教徒興非為目的。
律是約束道士言行,依據戒條所訂的律文,是以懲罰教徒犯戒為手段,合起來叫做戒律。
因此道者除了遵守戒條,還要熟諳律文。

三、 道教戒律基本上有“無得戒”及“有得戒”兩大類及上、中、下三品之分,以及齋戒與法戒之異,在元、明之際,在戒律之外各道觀私下又制訂了清規,清規是道士犯規後的懲處條例,“重陽帝君責罰榜”:按道士所犯過失輕重,分別處以“遣出”、“罰出”、“罰齋”、“罰香”、“罰油”、“罰茶”、“罰拜”等規定。
白雲觀所訂清規則有“跪香”、“遷出”、“逐出”、“杖責逐出”、“頭頂清規焚化示眾”等處分。
故以教徒入道必須“受戒”,度師須“說戒”,宣說戒條傳戒授戒。




而且在齋醮活動中亦屬不可疏漏之儀規,還要當壇發放無上九真妙戒牒文,普度世人及亡人。
教徒受戒後必須“持戒”,而恪守規戒,不可違戒或破戒,否則不但有礙修持,還易遭天譴,故而既經“得戒”則必須“戒行”。

四、“三皈九戒十二願” 三皈依即: 一皈依太上無極大道元始天尊(道寶) 二皈依三十六部尊經靈寶天尊(經寶) 三皈依玄中大法宗師道德天尊(師寶) 簡稱“道、經、師”三寶。


五戒亦稱老君五戒,為諸戒之本,五戒為:
一曰不得殺生,戒殺在順東方木,人得東方生氣才能長養,如犯殺戒,肝受其害。
二曰不得妄語,戒妄語在順中央土,如犯此戒,脾受其辱。
三曰不得妄酒,戒酒在順南方火,太陽之氣,生成萬物,人若妄酒,心受其毒。
四曰不得偷盜,戒盜在順北方水,太陰之精宜深閉藏,如犯盜戒,腎受其殃。
五曰不得淫邪,戒淫在順西方金,少陰之質應予固存,如犯淫戒,肺受其沴。


五戒可使世人收斂一切罪惡而遠離苦海。

九真妙戒則為:
一者克勤,忠於國主。
二者敬讓,孝養父母。
三者不殺,慈救眾生。




四者不淫,正身處物。
五者不盜,推義損己, 六者不嗔,不凶怒淩人。
七者不詐,不陷賊害善。
八者不驕,不傲忽至真。
九者不二,要奉戒專一。

至虛皇天尊所命初真十戒:
一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當以陰德,廣濟群生。
二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以慈惠,以及昆蟲。
三不得淫邪敗真,穢漫靈氣,當守貞操,使無缺犯。
四不得敗人成功,離人骨肉,當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
五不得讒毀賢良,露才揚己,當稱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
六不得飲酒過差,食肉違禁,當調和氣性,專務清虛。
七不得貪求無厭,積財不散,當以節儉,惠恤貧窮。




八不得交遊非賢,居處穢雜,當慕勝己,棲集清虛。
九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當盡節君親,推誠萬物。
十不得輕忽言笑,舉動非真,當持重寡詞,以道德為務。

此戒屬三壇大戒之一,目前臺灣地區傳度、傳戒亦以此戒為主。

九戒即︰
一者克勤,愛國守法,是念真戒;
二者敬讓,孝敬父母,是初真戒;
三者不殺,慈救眾生,是持真戒;
四者不淫,正身處物,是守真戒;
五者不盜,推義損己,是保真戒;
六者不嗔,凶怒淩人,是修真戒;
七者不詐,諂賊害善,是成真戒;
八者不驕,傲忽至真,是得真戒;
九者不二,奉道專一,是登真戒。

十二願:
一願乾坤明索;
二願氣象清圓;
三願國主康泰;
四願融洽八埏;
五願天垂甘露;
六願地發祥煙;
七願四時順序;
八願萬物生全;
九願家多孝悌;
十願國富才賢;
十一願籙生受福;
十二願正教興行。

“三皈九戒十二願”是正一派道士宣誓奉持“清規戒律”的信念和決心的規定方式。

五、除戒律外,道教還有十善規定信者奉行。

十善是:
一孝順父母。
二忠事君師。
三慈心萬物。
四忍性容非。




五諫諍蠲惡。
六損己救窮。
七放生養物,種諸果林。
八道邊舍井,種樹立橋。
九為人興利除害。
十讀三寶經律,恒香花供養。

在文獻而言,還有太上感應篇敘明何者當為,何事不取,而衡量功過則有文昌帝君功過格及太微仙君功過格;在道德標準而言,則有抱樸子所訂的“忠、孝、仁、信、和、順”的六字真言。

在民間則推行“五顯功”:存好心、說好話、讀好書、學好樣、作好事。
存好心能使心地光明,永保本性;說好話必然口無惡言,可以消弭紛爭;讀好書自然開券有益,不落邪見;學好樣能使舉止端莊,可以正己化人;作好事旨在積功累德,福貽子孫。

六字真言及五顯功,也稱做五箴六訣,是通道者由內心至言行的修持標竿,能持者必能修持戒律而止於至善。
六、 宗教重制度、重戒律、重修養、重生命。

為了達到生命永存的目的,必須從事性命上的種種修養,而依據生命倫理制訂戒律和德目,不但教徒應該懍遵修持,即使一般民眾,亦可擇要准照奉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來源於網路。
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處理。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