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知識的力量

[道教角度]誦經的功德到底從何而來?

張貼者:🛂玉芬
閱讀人數:16603人 張貼日期:2021-10-02 08:25: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誦經的功德到底從何而來?


壹、道教有道、經、師三寶,又稱作三歸戒。
《雲笈七簽》卷三八雲∶“三寶者,謂道經師也”。
《道教義樞》卷一雲∶“一者道寶,二者太上經寶,三者大法師寶”。
又雲∶“太上道君以形申教是謂師寶,以氣感應是謂道寶,妙文示法是謂經寶”。

由此可知,道經師寶所代表的即是道教崇拜的最高道境,故爾《雷霆玉樞宥罪法懺》又統稱其為“無上至真道經師寶三境高尊。”
道家三寶中的經,即經典也,就是“三十六部真經”,是學道、修道的圖文載體。

雖然,道教最高深絕妙的智慧都無法用文字描繪,但是經文依然是初學者的入門最佳選擇。
經文能消弭世間的災厄,誦經聲能治療人心的隱疾。
經文的力量如水,上善亦若水,不僅洗濯得人心靈台瑩徹,還讓心裡的善芽茁壯成長,由此激發潛藏的“道性”。
借由有形的文字脫換入無形的成就,這就是經文傳世的原因。

貳、道教有很多經典,都記載著誦這個經有什麼功德,誦那個經有什麼功德。

大家聽到或看到後,著了功德相,一天到晚忙不過來,這個經誦誦,那個經念念。
因為趕任務,誦經的時候誦得快,很傷氣。

結果,修行沒有修好,毛病倒弄出來了,身體搞壞了。





這是誤解了功德之故。

功德不在白紙黑字的經文上,而在我們的心中。

我們誦經明白了經文上所說的義理,明白了修行的方法,然後,我們就照著這個義理和方法去實行實踐,才能從凡夫而跨入聖境。
這才是經文中所蘊藏大功德!


假如我們光是念、光是誦,而不知經文中的義理,不明白怎麼修法,仍舊在凡夫位踏步不前,那功德從何而來呢? 還有的人雖然懂得了一些義理,卻不肯去實行,不肯去修,只當學問來研究,也是毫無用處的。

王陽明先生說:“知而不行,是為不知;行而不知,可以致知。”可見行的重要。只鑽研或唱念經文而不事修持,其功德是不足的。 叁、其次,對於“功德”二字,須有正確的理解。 所謂功者是事功,是一種力量,完成一種事業的力量。

我們中國人造字是很有講究的。功德的“功”,是工作的“工”加一個力量的“力”,就是我們行事的力量、完成事業的力量。

我們由凡夫的心便會昇華成道門中的無上道心,其實就是一種心的昇華,不是一個偉大事業的告成嗎?不是一種豐碩事功的完備嗎?

如果光是念念誦誦,沉迷與表像無法自拔,自以為是的以為念了就會怎麼樣,而不知道外在的形式一切都其實師提升內在的一個助緣,那麼幾時可以成就呢?

功德的“德”,是德被大千。

譬如,一句罵人話,說你這個人缺德,就是指你做了損人利己的壞事。

我們要廣結善緣我們要廣度有情,做有益於眾生的事,為人類造福,這就是大德。





但是,如果我們自己都沒有把自己給度了,又怎麼能去度眾生呢?又怎麼能夠利益眾生呢?
譬如:一個人掉到江裡快淹死了,而你又不會游泳,也不懂救生術,你他的怎麼下去救他呢?
你不能救他,那麼你的德又在什麼地方呢?

所以我們必須照經文所說的義理去實行,精進精進在精進,才能成就,才能廣利有情。

先自救後救人,先自度後度他。只有自己得度、得救了,才能談得上救他人、度他人。不然自己都被迷住了,那麼所講的一些義理也必將會誤導旁人。

但是你完全可以在自己能力基礎上去幫助別人,也就是記住,能力要與言行配位,不然自己能力與言行所做不配位,那就壓不住了,必然會翻船。 肆、前面我們已講了,經文你去學習你去念誦,你的心性增長了,你的智慧開啟了,就是功德。

反而,千萬不要執著在念誦經文的功德相上。更不要把經念一遍,點個紅點點,念滿多少遍,點滿多少紅點,最後把紙燒了,記個什麼功德。不要把念誦的經文作為存單寄庫,修行可不是做生意,而是真正為了昇華自己。 我們修行是為了看破生死,也是為了了脫生死,而不是談什麼功德存庫就有資本。 一著功德相,即成窠臼,生死不能了了,反而還會越走越偏。假借經文幾千卷,只為言說一個心。修行修的是心意,而心意,通的是玄機。

◎免責聲明:以上部分配圖源自網路,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處理。





延伸閱讀
佛教角度: 念經為什麼有功德?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