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原創文章

真正的【輪迴】,是【不斷重複】過去的自己

張貼者:🛂青芳
閱讀人數:16572人 張貼日期:2022-05-30 16:06: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真正的輪迴,是不斷重複過去的自己


 
內容概述: 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都有一套固有的模式,這種模式導致了我們在行為,甚至重大生活事件的選擇上出現不斷的重複。

當這種模式容易導致負面的事情時,生活中的悲劇也就不斷上演。
每天,你都在重複往日的自己 從睜開眼那一刻起,你就自動進入了昨日的「流程設置」:吃飯、上班、見同樣的人、做同樣的事……甚至次序,行為習慣都與昨日一樣。

這樣不斷輪迴的重複,不僅造就了你今日的生活狀態,也不知不覺中決定了你明日的生活摸樣。

我COPY了我自己
我從小就有寫文章的習慣,上學時寫日記,後來寫博客,然後在微博里記錄生活,直至現在的公眾號。 現在我有時會翻看以前寫過的一些文章,在重溫往日歲月的同時,驚訝的發現,那時的審美和喜好與今日的我並無二致。甚至,現在寫的文章里,有些句子和感慨,在十年前的日記里也曾寫過,有的居然一模一樣。 或許,我們大家都在「COPY自己」,不管過了多久,經歷了多少事,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有些東西是經久不變的。

強迫性重複
為什麼這麼多年,我們都在不斷的重複自己?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強迫性重複(Repetition Compulsion)。
精神分析學派的鼻祖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了「強迫性重複「這個概念。他在對孩子的觀察中發現,孩子在經歷了一件痛苦的事之後,會不自覺的反複製造同樣的情境,去體驗同樣的情感。 在我們的心理活動中,強迫性重複是一種極其常見但又很隱蔽的現象。

比如,
一個女人的第一任丈夫是個賭徒,她不堪忍受,最終離婚。
後來,在經過尋尋覓覓後她找到心儀的第二任老公。




結果沒多久,她驚訝的發現他也是個還是個賭徒。這種現象也被稱之為「模式上癮」,即某人不斷重複過去的創傷或創傷發生時的情境。
假如不對此有所覺察,或者藉助專業的心理學人士幫助,這樣的輪迴就會在他們的生命里不斷上演。

生活造就了我們的心理模式,同時,我們的心理模式也影響了未來的生活。因為只要我們有心理上的強迫性重複,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現出這種重複強迫性。
你的走路的姿勢、偏愛的事物、喜歡音樂、交往的朋友類型都會一再重複,從而讓你成為「你」,而不是「他」。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過:「一個人能夠成為什麼,他就必須成為什麼,他一定要忠實於自己的本性。」這或許也是強迫性重複的另一種描述。我經常設想,如果有一個複雜的計算模型,可以記錄出一個人一天所做的所有行為,還有所思所想,那麼一定可以很好的預測他五年之後會成為什麼。

強迫性重複的循環如何打破?
當一種行為不在我們的生活模式之中時,要強行把它整合進來,需要花費極大的心理能量。
只要稍有鬆懈,就會陷入「堅持-受挫-放棄」的循環模式。
而對於那些早已在我們生活模式之中的行為,只憑著強迫性重複就把它堅持得很好。
比如,
寫作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晚的寫作對我來說是一種必須甚至是享受。
但對另一個人來說,也許跑步是他的最愛,寫作對他是一種受難。




或許,
在生活中,具體的興趣愛好這類的瑣事並不是什麼大事。
但在親密關係中,惡劣模式的強迫性重複卻讓人備受煎熬。
比如一對夫妻,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雖然兩人堅持生活在一起,但每一天都很痛苦。

但打破兩人相處模式的這種惡性循環,卻無比艱難。
因為,
改變的動機有多強,阻抗就有多強。一方面是因為改變不僅要投入極大的心理能量,還得直面極大的痛苦;另一方面,一個人改變另一個人會無意識地加以阻撓。
因為兩個人共生在一起,如果伴侶變了,他與她共生的那部分必然要變,甚至死亡。
而對於改變或部分死亡,每個人都充滿恐懼。

在《愛是一種選擇》中,就講到這種現象:酒癮者如果戒酒,伴侶會無意識地加以阻撓,儘管她對嗜酒行為痛恨不已。
因為,如果伴侶沒有酒癮了,對她的依賴就減少了,她道德優越感就降低了,這些都威脅到她的價值感和存在感。

吳曉波曾寫過一篇文章: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
這就需要我們把更多美好的事情整合進自己的生活模式。
儘管如此做很辛苦,也很痛苦,但每整合進一種美好,你就改變了一點自己的命運。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