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崇尚和諧的 - 伏羲文化

張貼者:Allan
閱讀人數:16145人 張貼日期:2022-01-07 08:59: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淺議伏羲文化中的崇尚和諧

有聲書:https://youtu.be/qUgA4Y3Negw

 
伏羲氏是我國遠古時代一位傑出的部落首領,風姓。
伏羲又稱庖犧、包羲、孢羲、宓羲、庖犧等。
西晉史學家皇甫謐的《帝王世紀》載:「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
母曰華胥。
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犧,長於成紀。
蛇身人首,有聖德。
燧人氏後,庖犧氏代之,繼天而王,首德於木,百王為先。
據史料記載,8000多年前的伏羲之前,「人民至質樸,臥者居居,坐者乾乾,群居聚處,知其母不識其父。
至宓犧時,人民頗文,知欲詐愚,勇欲恐怯,強欲凌弱,眾欲暴寡。
」(《論衡•齊世篇》)伏羲結合當時先民們的生產生活狀況,創畫八卦、編結網罟、教人以漁、始興嫁娶、製造樂器……用文明燈火,引導先民擺脫了茹毛飲血、巢穴群居、鴻蒙未啟的原始狀態,跨入了文明社會階段。
 
中國傳統文化內容博大精深,底蘊深厚,而其中以伏羲為代表的伏羲文化的傳承發展貫穿了我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全過程。
伏羲文化發源於我國奴錄製社會初期的夏以前,地域為當今以甘肅天水為中心的廣大地區(古稱成紀)。
由於伏羲部落氏族較多,其後裔族的傳說、遺跡遍佈黃河上下,大江南北,乃至日本列島和朝鮮半島。
有文獻明確記載伏羲是在我國封建社會的秦朝以前,當中最完整又最有影響的《易傳•繫辭下》雲: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位,以類萬物之情。



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
 
包犧,即伏羲。
據司馬遷考證和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繫辭》證實,《易傳》為孔子所作。
孔子老而好《易》,“韋編三絕”的故事就講的是老夫子與《易》形影不離的情形。
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伏羲“人首龍(蛇)身”的模式已經固定下來,以龍、蛇為圖騰的人文始祖形象已經很突出。
特別在漢時,又經過《詩》、《書》、《禮》、《易》、《秦秋》、《孝經》“七緯”和《論語》及《河圖》、《洛書》等經典的影響,伏羲的文化內涵不斷充實,更加豐滿。
盛唐至宋時,伏羲人文初祖的地位及其對中華文明的偉大貢獻,已約定俗成,定型發展。
唐司馬貞為了彌補漢司馬遷時的不足,對伏羲等上古人物作了進一步概括總結(《補史記•三皇本紀》)。
這樣,從夫子釋《易》到司馬貞“補史記”,集創世神,始祖神和發明神于一身,代表中華民族凝聚式哲學的思維方式都被以尊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傳承下來。
在唐宋以來的國家祀典中,伏羲始終得到拜祭。
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統一,中國文化多元一體。
泱泱大國,歷經幾千年聚合發展,伏羲及其所代表的伏羲文化,傳承不衰,又越來越被人們頂禮膜拜,其突出的功能就在於它能調諧內部、統合社會。
 
崇尚和諧,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社會、政治理念。
“和合”精神是伏羲文化的精髓。



孔子在釋《易》“太和”的內涵時既提出了“中庸”的觀點,主張“和”與“中”的原則,又表述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目標要求。
在他看來,和諧是宇宙和萬物生存的基礎和發展的規律,也是做人的原則和人生追求的目標。
到北宋張載那裡,“太和”是中國傳統哲學中的最高範疇“道”,是人們最高的理想追求,也即是社會最佳的整體和諧狀態。
伏羲文化傳承下來的這些豐富思想,為當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提供了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成為今天構架伏羲文化底蘊的重要內容。
建設和諧社會,必須有對自身文化以及世界文化上的自覺。
天水是“羲皇故里”,天水有責任勇於將中華本源文化——伏羲文化的研究再推向新高度,並將研究成果擴展到海內外。
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化天水市伏羲文化研究中心功能。
在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指導下,協調天水隴右文化研究中心、天水周易研究協會等學術團體,建立以市內學者、專家和熱心伏羲文化研究人員為主體的班子,形成攻關研究合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把握全國歷史文化研究資訊和動態,擬定我市構建伏羲文化底蘊的方向和重點;二是加強與省相關部門、社科聯、省外有關部門和研究機構的聯絡,為市領導正確決策,快速推進特色文化大市建設服務;三是為社會各界提供伏羲文化研究鮮活資料,通報進度,加速伏羲公祭大典升格為國家祭祀的進程。

(二)依據研究重點構架伏羲文化底蘊。
伏羲文化的研究及其成果,是加快中華始祖文化園建設和伏羲文化品牌升級的先決條件。
當前,應主要從如下三方面進行構架:

1、從天水地區的地理環境及其歷史變化入手,研究“女媧補天”、“太極既判”、伏羲“一畫開天”乃至黃帝部族興起、遷徙的軌跡,在海內外華人中樹立起伏羲是中華民族共同始祖的生動的形象。
 
2、深入“卦”即“掛”的結繩記事和大地灣彩陶刻劃符號深入研究並以考古學成果研究為主,多學科學研究整理伏羲“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的傳大功績,使伏羲先天八卦圖作為中國文明、東方文明肇始的標誌在全世界得到認同。
 
3、主動與國內有關機構和學術團體交往、交流並進行專題探討、媒體競爭,通過相益相促,使伏羲是中華民族統一意志象徵,伏羲文化是中華民族和諧發展內聚力、向心力的精神之源的概念深入人心。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