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

張貼者:黑糖
閱讀人數:13851人 張貼日期:2024-04-22 08:00:00
1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淨修身業
眾生以身口意造作善惡十事,其中殺、盜、淫屬於身體所造作的惡業。欲得善報,應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進而身行善法,如護生、救生、布施供養、修梵行等,此即為淨修身業。
 
《大智度論》云:「諸功德中,不殺第一。」十惡之中,以殺生罪最重,其中殺佛、聖人、父母等罪更重。起殺心斷一切有情性命,將招感短命多病、眷屬離散、刀兵劫難等苦果;若捨離殺業,自然少病少惱、無諸怨仇。除了不傷害眾生,更積極的還要救生、護生,乃至不食眾生肉,如此不僅長養慈悲心,還能與眾生結善緣。
 
凡夫無始以來的業習難除,對於所喜好的人事物,易起貪染佔取心,甚至於犯下偷盜罪。舉凡一切有主物,未經主人許可,心存盜意而取即稱為偷盜,所感的苦果為貧窮卑賤、事業不順等。唐朝杜順和尚,一日將鞋晾於屋外,鄰人擔心鞋被偷而提醒和尚,但和尚說:「我無量劫未偷他人一文錢,自然不怕鞋被偷。」若不偷盜、不貪利且能行布施供養,不僅現世能身心安樂、處眾無畏,來世更可得大富饒財。
 
《楞嚴經》言:「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出家眾為了脫生死,所以斷除淫欲;在家眾除夫妻正淫外,不應邪淫,行邪淫者,未來則招感伴侶不貞、眷屬不和等果報。唐朝狄仁傑年少時入京赴考,遇守寡少婦以身相許,不但絲毫不為所動,並且教少婦以不淨觀對治心中淫念。後來少婦堅守婦節,受朝廷表揚;而狄仁傑不為女色所惑,後亦位居高官,於唐睿宗時被追封「梁國公」。淫欲將眾生繫於三界生死牢中,假使能化除欲愛煩惱,無諸雜染,身心則能調順安泰。
 
總之,如果能夠做到不殺、不盜、不淫,再加上內心清淨,則種種世間、出世間的功德必然得以成就。
 
淨修口業
言語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重要工具,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九月霜。」口說善言能令人心生歡喜;口出惡言,除了令人生惱,還須自受惡業苦報。口過有四種: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於兩人之間挑撥離間即是兩舌,如俗諺云:「嘴巴兩片皮,說好說壞都是你。」常撥弄是非者,未來招感聾啞、眷屬乖離等報。惡口是以粗言惡語罵人,若常遭官司纏身或常與人發生口角,便是過去惡口所致。



說謊話欺騙他人稱為妄言,會招感口腔惡疾、被人毀謗欺誑的果報。綺語是指言不及義的輕浮言語,講黃色笑話、言情小說也屬於綺語。現世口齒不清、遭人戲弄輕賤,即是過去綺語所感的果報。
 
有些從商的居士,想發心受五戒,但又認為做生意當中,極難真正說老實話,所以沒辦法持守不妄語戒。其實,任何事情都不離因緣果報,想要生意興隆,便須誠實、信用。如過去的百年老店能永續經營,不外乎是本著童叟無欺的理念。以真誠不妄之心待人處世,則無須擔心事業無法成功。
 
羅睺羅年幼擔任佛陀侍者時,喜歡開人玩笑。有人來拜訪佛陀,佛在精舍時他就說佛不在,佛陀不在時他卻又說在。一日,佛陀喚羅睺羅用澡盆取水來洗足,洗畢將水倒棄後,佛要他把澡盆覆地,之後又叫他注水,羅睺羅心想:「覆盆怎麼裝得進水呢?」此時佛陀訓斥:「這就像無慚無愧的人,喜歡打妄語,使自性被覆蓋,道法不能入心一般。」犯口四過,不但損福缺德,心中亦難與道相應,由此可知口業清淨對修行之重要性。




 
佛於無量劫來未曾打過妄語,所以具清淨梵音,說法音聲能遍傳十方國土,而且以一音說法,世界各國的人都能理解,連畜生、餓鬼、地獄道眾生也能聽得懂,此即因地修行時,口業清淨所感的殊勝果報。如果我們遠離四種口過,以真誠心待人處世,不但能得人信賴、尊重,念佛、持咒、誦經也會有感應,因為口業清淨,自然有清淨的功德效用產生。
 
淨修意業
意業所造作的三種惡為:貪嫉、瞋恚、愚癡。一般人多半貪求五欲的享樂,在求取過程中由於貪念障蔽自心,見他人勝過自己,便心生嫉妒、患得患失。戰國時孫臏與龐涓同學兵法,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能,擔憂其名氣超越自己,故藉刑罰殘害孫臏,最後於馬陵一戰,龐涓卻兵敗而羞憤自盡。人生的貧富貴賤,是由過去行善或造惡所感,若是以惡心求名求利,不僅徒勞無功,最後更難逃惡業苦報。假使不起貪心,並且處處都以利他為出發點,就不會產生執著、煩惱,未來也能獲得六根圓滿、財富豐足的果報。
 
再者,要慎防瞋念的生起。所謂「瞋火能燒功德林」,起瞋恚心,不但將自己困於熱惱憤恨中,瞋火一發,還會燒盡辛苦所做的種種功德。《遺教經》云:「瞋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面臨惡劣境界時,應了知種種惡果都是過去的惡業所致,如此則能安忍於心。



若不起瞋心,又能以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不僅逆緣障礙得以化解,未來也會感身相端嚴的果報。
 
愚癡,是指不知因緣果報、緣起性空以及人人皆有佛性的道理。縱使於世間擁有再淵博的學識,不了解因果心性之理,不明白做人做事的準則,也同樣是愚癡。想讓自己不愚癡,就應從聽經聞法開始,進而改正錯誤的思想觀念,以正知正見作為人生的指針。
 
淨修意業,必須從起心動念處觀照,使意念不起貪、瞋、癡三毒。若不知道返照自心,則易受習氣牽引而造作惡業;如能時時覺察、覺照,不被名利財色所惑,心自然能與聖道相應。
 
心為繫縛與解脫的根源,罪福皆由心造。修十善法,得生天享福之報,衣食自然具足;行十惡法,墮三惡道中受苦,難有出期。身、口二業的造作,取決於意業的善惡,所以除了要收攝身口,更要以正知見淨化意念,將貪欲心化成布施供養心,轉瞋恚心為慈悲喜捨心,以薰習正法除去愚迷邪癡。若人人均能身口意不造十惡,將十善落實於社會,必然能為世界帶來安定祥和。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