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服務項目
我要推薦會員加入
線上表單
聖事預約單
真圓會員申請單
午時水預約登記表
命理專人解盤登記表
愛心活動參加登記
敏感體質檢測表
壓力檢測表
相關連結
服務總覽
心靈諮詢(問事)
心靈諮商
靈魂療癒(可搭配SJGP)
內在小孩和解
紫微斗數服務
生命靈數服務
聖事服務(濟世)
收驚
制煞
安神(祖先)位
調整房屋磁場(地理風水)
處理祖先問題
冤親債主和解
領旨(領取生命藍圖)
靈修相關
連結高我服務
協助生命藍圖
協助清理
心靈功法課程
聯絡我們
心靈商品
文章
影音
影片
照片
命理
紫微斗數
免費看流日
八字
專業占卜(卜卦)
心理測驗
註冊
登入
[
返回文章列表
] [
返回最愛列表
] > 文章類別:神佛傳說
閭丘方遠(閭丘仙)
張貼者:ChihYi
閱讀人數:16133人 張貼日期:2024-03-23 01:30:00
0
閭丘方遠(閭丘仙)
閭丘方遠(839─902),字大方,舒州宿松(今屬安徽)人,年十六,通經史,學《易》於廬山陳元晤,二十九歲,問大丹於香林左元澤,復詣仙都山隱真岩事劉處靜,學修真出世之術。
三十四歲受法籙於天台山玉霄宮葉藏質。據稱得真文秘訣。方遠在守一行氣之暇,篤好子史群書,常自言葛稚川、陶貞白吾之師友也。
銓《太平經》為三十篇,備盡樞要,將卷帙浩繁之《太平經》(一百七十卷)精選節錄為簡明讀本,名之曰《太平經鈔》。
唐景福二年(893年),錢塘彭城王錢霮籠絡高道,訪方遠於餘杭大滌洞,築室宇以居之。
基本資料
中文名:閭丘方遠
別名:號“玄同先生”
籍貫:舒州宿松(今屬安徽)
出生地:舒州宿松
國籍:中國
去世日期:公元902年 唐昭宗天復二月十四日午時屏天羽化
職業: 道士
代表作品:《太平經鈔》
古文小傳
閭丘方遠 (839—902)唐末道士。字大方,號“玄同先生”。舒州宿松(今屬安徽)人。幼而辨慧。年十六通經史,學《易》於廬山陳元晤;二十九歲,問大丹於香林左元澤,元澤以為奇才,對他說:“子不聞老子云:‘吾有大患,為吾有身。'蓋身從無為而生有為,今卻反本,是曰無為。夫無為者,言無即著空,言有則成礙,執有、無即成滯。但於有、無一致,泯然無心,,則庶幾乎道……”稱讚他“才器高邁,直可為真門之標表”。復諸仙都山隱真岩,師事劉處靜,學修真出世之術。
三十四歲受法策於天台山玉霄宮葉藏質,真文秘訣盡蒙付授。守一行氣之暇,篤好子史群書,每披卷必一覽之,不忘於心。常自言:“葛稚川、陶貞白,吾之師友也。”詮《太平經》為三十篇,備盡樞要,其聲名愈播於江淮間。昭宗景福二年(893),錢塘彭城王錢鏐深慕其道德,訪於餘杭大滁洞,為築室宇以安之,並表奏其行業。昭宗累征之,方遠以天文推尋秦地將遭兵火,唐祚必當革易,不出山林為宜,故而競不赴召。乃降詔褒獎,就頒命服,俾耀玄風賜號“妙有大師玄同先生”。方遠闡揚聖化,啟發蒙昧,真靈事跡顯聞吳楚,從學者甚眾。天復二年(902)二月十四日,淋浴焚得香,端拱而坐,至正午仙化,傳為屍解。今存《太平經鈔》十卷(原有三十篇本、二十卷本)一當條其編著。弟子百餘人,會稽夏隱言、譙郡戴隱虞、滎陰鄭隱瑤、吳郡陸隱周、廣陵盛隱林、武都章隱芝皆傳道要而升堂奧;其中尤以廣平程紫霄、新安聶師道,安定胡謙先、魯國孔宗魯等十人為著,皆受上清思真煉神之妙旨。
《太平經鈔》
太平經鈔編纂的人,據今所考,是唐末的閭丘方遠。可是一些道書紀載,多稱閭丘方遠太平經。南唐沉汾續仙傳說:閭丘方遠,舒州宿松人,幼而辯慧,年十六,通經史,學易於廬山陳元晤;二十九,問大丹於香林左元澤;三十四歲,受法籙於天台山玉霄宮葉藏質,真文秘訣,盡蒙付授。而方遠守一行氣之暇,篤好子史群書。
每披卷,必一覽之,不遺於心。常自言葛稚川陶貞白,吾之師友也。銓太平經為三十篇,備盡樞要。其聲名愈播於江淮間。唐昭宗景福二年,錢塘彭城王錢鏐深慕方遠道德,訪於餘杭大滌洞,築室宇以安之。至天復二年二月十四沐浴焚香,端拱而坐,俟停午而化。這裡所謂太平經為三十篇,雲笈七籤卷一百十三下續仙傳也作。字當有選擇而編次的意思。《太平經》又名《太平清領書》。東漢後半葉,宮崇,襄楷曾先後分別向順帝和桓帝進獻此書。宮崇稱此書為其師乾吉(或稱于吉)得於曲陽泉水上。故過去有人稱此書為于吉或宮崇所作。據近人研究,《太平經》非出一人之手,是西漢末至東漢順帝時期逐漸增益而成,于吉、宮崇等僅是其撰人之一,或為集大成者。
《太平經》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每部十七卷,總計一百七十卷,三百六十六篇。《正統道藏》收入太平部時,僅存五十七卷,甲、乙、辛、壬、癸、五部全佚,其餘五部各亡佚若干卷。
唐末道士閭丘方遠以《太平經》卷帙浩繁,乃節錄經文,編成《太平經鈔》,仍按天干分為十部,每部一卷,合為十卷。南唐沈汾《續仙傳》與宋賈善翔《猶龍傳》稱閭丘方遠詮《太平經》三十篇,宋鄧牧《洞霄圖志》說閭丘方遠“鈔為二十卷”。其實僅篇卷分法不同。今本《太平經鈔》甲部,乃後人偽補,癸部實際上為甲部,故癸部實闕。癸部內容篇目於敦煌鈔本斯坦因第4226號《太平經目錄》中可見。閭丘方遠還從《太平經》中選輯論述精、氣、神之關係及守一之法的內容,編成《太平經聖君秘旨》。此外,《三洞珠囊》《上清道類事相》《道德真經廣聖義》等二十多種道經中,有《太平經》引文。今人王明以《正統道藏》本《太平經》殘卷為底本,輯錄《太平經鈔》《太平經聖君秘旨》及其他二十六種書之引文,編成《太平經合校》,大體上恢復了《太平經》十部,一百七十卷的面貌。
《太平經》三百六十六篇,每篇皆有標題,末附篇旨,總攝大意。行文以“真人”與“天師”相問答的形式闡述經義。該經卷帙浩繁,雜采先秦陰陽五行家神仙家、道家、墨家及儒家讖緯之學以成篇,除宣揚神仙信仰方術外,還觸及世俗的社會政治問題。其主要內容可分以下四方面:
“太平世道”的社會政治思想
《太平經》以“太平”名書,有其解釋:“太者,大也。乃言其積大行如天,凡事大也,無復大於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無復奸私也。”《太平經》追求的理想世界是無災異、無病疫、無戰爭,君明臣賢,家富人足,各得其樂的太平世道。
主張帝王當行道德,黜刑禍,理政應法天地、順自然。它將帝王分為上君、中君、下君、亂君及凶敗之君。認為帝王是天然的統治者,理想的政治是以有道、德、仁治理天下的明君,實行以民為本的治國之道,滿足人民生活之急需,方能致太平,得人心而稱天心。它還強調君、臣、民三者關係的協調。認為君明、臣良、民順“三氣悉善”,是太平長治的根本條件。“君導天氣而下通,臣導地氣而上通,民導中和氣而上通”,君、臣、民三者相得,上下相通共成一國。還以陰、陽、和比擬君、臣、民,君陽臣陰,應依陽尊陰卑之則,各居其位。陽盛則陰衰,君盛則臣服。陰、陽、和三者相通,道乃可成。“天下立平不移時”,太平盛世即可實現。《太平經》還主張選賢任能,廣開言路,下可革諫其上;反對賤視和殘害婦女,提倡人人應力作以獲衣食;反對為富不仁,提倡救窮周急;反對以智欺愚,以強欺弱,提倡孝忠誠信,主張斷除金兵武備等。它的社會政治主張即襄楷上疏所稱的“興國廣嗣之術”,主要反映了當時處於苦難之中的廣大農民的嚮往太平盛世思想。 “奉天地順五行”的神學思想
《太平經》稱“天者,乃道之真,道之綱,道之信,道之所因緣而行也。地者,乃德之長,德之紀,德之所因緣而止也”。告誡信道者當奉天地,法天道,得天心,順天意。
天可順不可違,順之則吉昌,逆之則危亡。帝王為天之貴子,尤應順承天道;順天地者,其治長久,否則當遭天罰。“天人感應”是《太平經》的基本理論依據之一。天人之感應,表現為自然界之變異災祥,“王者行道,天地喜悅;失道,天地為災異”。災異乃天警告人君之“天諫”,若不聽從,必降重殃。認為天是冥冥中的最高主宰,能賞善罰惡,具有無上的權威。陰陽五行說是《太平經》的主要理論基礎。認為:陰陽五行體現天道之理則,恆常不變,人須絕對順從,不可失其道。“道無奇辭,一陰一陽,為其用也。得其治者昌,失其治者亂;得其治者神且明,失其治者道不可行”。一陰一陽之理,遍於天地,為道之用。事無大小,皆守道而行,故無凶。今日失道,即致大亂。故陽安即萬物自生,陰安即萬物自成。陰陽之關係可互生互變,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陽相得,道乃可行。
善惡報應思想與承負說
《太平經》謂天地及人身中皆有眾多之神,受天所使,鑒人善惡,掌人命籍,“善自命長,惡自命短”。對人之善惡,天皆遣神記錄在簿,過無大小,天皆知之。天賞罰分明,行善者可得天年,如有大功,可增命益年;若作惡不止,則減其壽算,不得天年;或使凶神鬼物入其身中,使其致病。
善惡之標準,最要者為孝、忠。行孝者可被薦舉,現世榮貴,天佑神敬,乃至白日升天;不忠不孝者,罪不容誅,天地鬼神皆惡之,令其凶夭,魂神受考。
《太平經》在《周易》“積善餘慶,積惡餘殃”說的基礎上,提出承負說。何謂承負?“承者,乃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今後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故前為承,後為負也”。“負者,乃先人負於後生者也”。即為善可遺福子孫,作惡將遺禍後人。
承負的範圍是:承負前五代,流及後五代。如能行大功,可避免先人的餘殃。國家政治也相承負,前朝綱紀失墮,後朝遂被其災。但承負代代積累的結果,也可能出現力行善,反常得惡;或力行惡,反常得善的象。《太平經》認為,力行善反得惡者,是承負先人之過;行惡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積蓄大功所致。
承負說是黃老道立教的理論依據之一。
長壽、成仙、祈禳、治病諸方術
《太平經》認為,天地之間,壽最為善,積德行善,為長壽升天之要道。人之生命須神、氣結合,或精、氣、神俱備。如長期保守精神與形體的結合,使神不離身,就可達到長生久視。此方法為“守一”,也就是守神。“守一”可度世,乃至長生久視。此外,還有食氣辟穀、胎息養形、守靜存神、存思致神等仙道方術,以及屍解和白日升天兩種成仙形式。
《太平經》記載的符咒祈禳諸方術有:卜占決吉凶,神咒以使神,佩、吞神符以避邪治病,叩頭解過,依星宿而推祿命等。《太平經》中所謂“法”、“訣”,皆與道術有關。《太平經》載後聖李君授青童大君《靈書紫文》,內有二十四經訣,不外符籙禁咒與服食煉養之術。
《太平經》還載有灸刺、生物方、草木方等治病方術。灸刺即針灸,以調安三百六十脈,通陰陽之氣而除病。禽獸蚑行之屬謂之生物方。草木能相驅使,謂之草木方。認為動植物內均含有“精”,具有療病之神效。它還闡述靜功內養及保健之法,其要旨為:樂和陰陽、守柔不爭、安貧無憂、慎用飲食、勿犯風寒、清靜存神和內視守一。
《太平經》是黃老道的主要經典。它的社會政治思想以及教理教義和方術,對黃老道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人物影響
閭丘方遠是弘揚道教南嶽天台派的重要人物,特別是他輯錄的《太平經鈔》,作為一部較完好的《太平經》節鈔本,在《太平經》已經嚴重散失之後,還能大體上顯其原貌。
南唐沈汾《續仙傳》載稱:遠近從學弟子二百多人,其中會稽夏隱言,譙國戴隱虞,滎陽鄭隱瑤,吳郡凌隱周,廣陵盛隱林,武都章隱之,皆傳道要而升堂奧者。廣平程紫霄,應召於秦宮,新安聶師道行教於吳國,安定胡謙光,魯國孔宗魯,十人皆受思真煉神之妙旨。
◎圖文源自網路資訊,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處理。
【提醒:】
1.非LINE群組成員,
請點我【綁定LINE】
就可以不定期收到我們的好康通知
2.
好康靈性商品真圓身心靈商品請點我
延伸閱讀
潘茂名(潘仙)(潘真人)
猜你喜歡
人氣文章
皇媽娘娘 太元聖母 無極元母 鳳凰母娘 的由來
(58693)
【佛教故事】大勢至菩薩的故事
(36490)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長生大帝)(神霄玉清王)
(30281)
鴻鈞老祖
(28721)
關聖帝君介紹
(27792)
七佛滅罪真言指的是哪七佛?
(26552)
龍德星君與龍吉公主
(26204)
觀世音菩薩 (觀音菩薩) _ 佛教四大菩薩
(25915)
聖母馬利亞 (耶穌的母親)
(25266)
五公菩薩
(2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