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神佛傳說

延平郡王-鄭成功

張貼者:ChihYi
閱讀人數:16647人 張貼日期:2024-09-20 01:30:00
2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延平郡王-鄭成功

延平郡王就是「鄭成功」,別名為:開山尊王、開台聖王、延平王、國姓爺、國姓公、國聖公、國聖爺、鄭國姓、鄭國聖、鄭延平等。
 
延平郡王為南明永曆帝於1655年敕封鄭成功的郡王爵位,得名於延平府。鄭成功在1662年攻占台灣不久後猝逝於承天府安平鎮。其子鄭經在沒有大明皇帝冊封的情況下,接受了部分明鄭家臣的擁戴,自行以王世子的身分於思明州繼位;隨後又率軍征討並擊敗在台灣,自稱「東都主」的叔父鄭襲。鄭經在鞏固王位之後,仍持續使用昭宗的永曆年號。1683年,末代延平王鄭克塽舉藩降清,除去延平王爵,改封「漢軍公」。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oLnLbvYMdjw

 
 
地位

明朝的諸侯王爵制度,福王、秦王等一字王號者為親王;二字王號者則為郡王。在明代,親王子除世子外均封郡王、世襲罔替。郡王的封號一般為兩個字,以古郡縣名為多見,如渭南王(秦王系)、項城王(周王系)等。明朝也會封功臣為郡王,多為追諡;其中南明時期有直接授予的,如延平王。
 
經歷

南明時期(1655年-1662年)
 
西元1654年(南明永曆八年八月),明昭宗敕封鄭成功為延平王,鄭成功謙辭不受。九年四月(1655年)昭宗再次下詔並齎延平王冊印至廈門,鄭成功乃不再推辭受封為延平王。




 
台灣明鄭時期(1662年-1683年)
 
西元1662年(明永曆十五年),流亡緬甸的永曆帝遭縊死,南明勢力走向瓦解。在此之後,歷代延平王在法理上依舊奉大明為正朔(年號襲用「永曆」)。1664年,第二代延平王鄭經從廈門撤退承天;撤退後,鄭經專心鞏固王權並強化對大員地區的控制,先後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及大肚王國發生武裝衝突。1681年,鄭經因痔瘡(台灣外記)或另有人稱狩獵摔傷不治,傳位予身兼監國的世子鄭克臧;然而,繼位不及三日,鄭克臧即遭鄭氏宗親與外戚馮錫範聯手發動了東寧之變謀殺,改立鄭克塽承嗣王位。鄭克塽繼位後兼襲潮王,追謚王祖父鄭成功為「武王」、父王鄭經謚為「文王」[2]。兩年後,清朝將領施琅於澎湖海戰中大敗劉國軒,鄭克塽詔告降清,結束了三代延平王於大員地區的統治。
 
後世影響
 
台灣民間主要紀念與祭祀的「延平郡王」通常指的僅是鄭成功一人。鄭氏向清朝投降之後,延平王的稱號隨之消滅。在台灣清治時期之初,民間不敢以「延平郡王」之名義奉祀鄭成功,直到清欽差大臣沈葆楨在牡丹社事件時以「欽差辦理台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身分前來台灣,上書請建延平郡王祠,鄭成功才名正言順得以此稱號紀念。及至台灣日治時期,因鄭成功有日本人血統,亦頗重視鄭成功,並未將祠廢除,僅將其改為「開山神社」,或許因民眾仍習稱其為「開山王」所致。直至二戰結束,國民政府接管台灣之後,再將開山神社改回「延平郡王祠」,並將原有福州式封火山牆廟宇,改建為北方宮殿式。臺南市中西區郡王里因位於「延平郡王祠」所在地,故命此名。




 
◎圖文源自網路資訊,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處理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