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別讓說話的音量暴露了內在的修養

張貼者:🛂秉霖
閱讀人數:17715人 張貼日期:2021-06-11 10:43:02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別讓說話的「音量」,暴露了內在的「修養」!

有人說言語是最有效的藥方, 也有人說言語是最鋒利的刀刃。 說話不僅是一門藝術還是最奇妙的魔術, 說話的音量就像一把量尺, 標示出內在修養的高度。 一個環境最讓人難以忍受的, 一是氣味,二便是噪音。 嘈雜的車水馬龍,還是周邊的高聲交流, 都是最直接的讓人產生不適的因素。  

梁實秋說:
「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
小聲說話,是文明。」 控制自己的音量,是對他人的尊重, 也是一個人的自我修行。   

暴露了你的修養 蔡康永曾說: 「講話時最好自覺的降低音量 , 不光是因為太大聲會吵到別人, 而是因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音量都控制不好, 會讓別人很難信任你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自古貴人聲音低,別讓你的音量暴露了你的修養。   高音量不是底氣 網路上有個話題 《你最不能忍受的聲音是什麼?》

有人回答:「只要是大聲說話我都不愛聽, 因為我害怕。別人的音量一上來,我就下意識地想要躲, 因為我腦子裡縈繞的, 全是媽媽從小到大對我大聲嚷嚷的情景。 我一度懷疑媽媽不喜歡我, 甚至討厭我,不然為什麼總是對我大聲說話?」 音量和情緒成正比,當它驟然變化, 多數都在發生什麼讓人不快的事情。 讓人心驚,讓人慌張。  

記得有次,和好友吃飯閒聊, 剛坐下沒多久,對面桌的小朋友就開始尖叫, 滿餐廳的跑,孩子的奶奶急了, 站在位子上就對他大吼:「我數三聲,立馬回來吃飯。



」 那倒計時,整個餐廳的人聽得一清二楚。 「說話嗓門大的人讓人討厭嗎?」我問好友。 「談不上很討厭,只是對方一張嘴我就不想說話了。 如果她連續說話, 我的太陽穴就會一直跳,頭也跟著疼。」 他一邊回答,一邊按壓自己的太陽穴。我深有同感。 「實墨無聲空墨響,滿瓶不動半瓶搖」, 有人覺得音量大就是有底氣, 說話氣勢洶洶,咄咄逼人, 別人就會順從,你也就如意。 其實不然,越是外強中乾的紙老虎,越喜歡用音量掩蓋自己的心虛。

宋慶齡 15 歲就進入美國的一所女子大學學習。
有一次,班上討論歷史方面的問題, 一位美國學生站起來發言說: 「所謂文明古國,譬如亞洲的中國,已經被歷史淘汰了。」 坐在前排的宋慶齡聽到後, 雖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但仍耐心聽同學的發言。 那位同學講完後,宋慶齡就站了起來,她雖然有點激動, 但仍用柔和的語調反駁了美國同學所說的話。   達芬奇有句名言:「真懂的人不需要大聲叫。



」 真正有實力有底氣的人,不會言辭粗魯情緒激昂與人爭得面紅耳赤。

有大本事的人往往能低調辦大事, 他們能在交流談話中體貼別人。 與他們說話如沐春風無需費大力氣。 現實生活中往往有不少人說話氣勢強盛。 其實這部分人說話聲音大, 一方面是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為了掩飾內心的虛弱, 另一方面是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企圖用氣勢壓倒別人。 老話說「自古貴人聲音低」, 以聲壓人不如以德服人。



一個人的底氣、能力與音量無關, 不要試圖以大聲喧嘩引起別人的關注, 那樣只能顯示你修養不夠。

       說話的音量,就是你內心的樣子 你說話的音量,就是你內心的樣子, 柔聲細語,便是極致溫和有力。

前段時間,初中同學結婚, 要好的幾個都去了, 聊起他們的初相識,只覺清新暖人。 她說喜歡上他,緣於一通電話。 那時他和她還不相識, 一起參加了共同好友的生日宴, 回去恰是同路,便上了同輛計程車。 路上他接通了一個電話, 軟言細語,條理清晰, 掛了才知道是和母親報平安。 那時好友便在心底生下了好感,
她和我們說: 「第一次聽到男生這麼溫和的打電話, 關鍵還是和他家人,誰家媽媽不嘮叨, 他能這樣心平氣和的接了近 15 分鐘。



肯定孝順,個性溫和。」 相處幾年,才發現他待人做事, 果真和他說話一樣, 細緻入微,有條不紊,靠譜又踏實。

在公眾場合大聲說話,貼己的閒聊, 變成了喧囂,是不尊重人的表現, 不僅打擾了別人,也會影響交流的氛圍。 在工作場合說話大聲,
嚴肅的場合變了味道,降低工作效率,也會讓同事覺得你為人輕佻不沉穩,做事不夠牢靠。

和好友或者親屬說話大聲, 容易引起態度方面的誤會,影響內部和諧。  

宋慶齡一生說話聲音柔和, 有人形容宋慶齡的聲音說它像 莎士比亞書中寫的一樣「她的聲音柔和、安詳」。

項美麗在《宋氏三姐妹》一書中回憶稱 「孫夫人說起話來細聲慢氣」, 宋慶齡在公共場合說話從來不見歇斯底里高聲喧嘩, 一言一行都十分得體,顯示出極高的個人修養。

正式場合發言要自信,聲音要洪亮。 聲音細小如蚊蟲,或含含糊糊詞不達意, 都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家庭是給人以溫暖和愛的地方, 但沒有一個人能從大嗓門或吼叫中感覺到愛。

古語有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說話音量的高低關乎一個人的素質, 控制好自己說話的音量 才能更好的經營自己的家庭、規劃自己的人生。 言語是世間最偉大的魔術, 透過說話的語氣、語調、音量, 我們可以看清一個人的內心。

溫厚善良的人,從來不急不慢,從容溫和。





你的聲調和音量會反映你的內心, 輕聲慢語能春風化雨,溫暖這個薄涼的世界。  

你的音量,就是你的教養 保羅福賽爾在書《格調》中說: 「藍先生夫婦常衝著對方大喊大叫, 聲音穿過所有的房間, 而白先生一家總是控制著自己的音量, 有時聲音小到互相聽不見」。

這裡的藍先生和白先生喻指藍領和上班族, 他用音量來剖析階層的差異性。

一位清華大學的教授曾坦言,他住在清華教授的宿舍裡時, 幾年聽不到人和人之間高聲說話或夫妻吵架的聲音。

而搬進了民房公寓後的他震驚地發現, 每天都能聽到有人家在大聲說話和歇斯底里般的爭吵。

教育程度越高,越是注重文明的人,越在意說話時的聲調。  

胡適曾感慨,有一個好母親, 從小便一點點的教他待人接物,讓他學會寬恕和體諒。 母親的柔聲細語,就是他最好的言傳身教, 讓他後來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矛盾和衝突,都能溫和化解。 音量便是那禮儀的一部分。 而禮儀的目的便是讓周圍的人感到舒服, 全情以禮待人,壓低聲音說話, 便是貴氣之人的行為底線。  

生而為人,就是不斷修行的過程。
佛說:「人高在忍,諸事能忍品自高。 人貴在善,積德行善方為貴,人傑在悟,悟透人生則傑。





不可能事事如意,不要輕易爆發, 心存底線,時刻自制,抑制,忍常人所不能, 守別人所不願,便能成別人所不能成之事。 音量在其中,微乎其微,無處不在融於生活, 學會控制,便是成長的一個表現。 有人說: 「如果你越來越冷漠,你以為你長大了,其實沒有,長大應該是變得溫柔,
對全世界溫柔。」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