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真圓文章

放下是心靈的本質 (一則)

張貼者:🛂孟吟
閱讀人數:16604人 張貼日期:2020-11-02 21:45:4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放下自在- YouTube

忍,不是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
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是放下,
放下心頭的那把刀,就不用忍了。


否則,那把刀遲早要開殺戒,不殺人就會殺自己。放下了,也就無所牽掛了。

放下是心靈的本質   在內心轉變的過程中,我們要有勇氣放下每一件曾經太過堅持、急於求成的事物,放下過去的偏見、現在的執著、未來的野心,還要具備更多的勇氣棄絕傲慢、惡習、自私自利,還有凡事都要滿足自我欲望的心。  

這聽起來好像是一項很艱巨很難完成的任務!

你或許還會懷疑,假如我們真正放下一切事物,一切已無足輕重,那麼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意義可言?
還有什麼是值得我們去追求的?  

或許我們在害怕放下所有之後,將會一無所有,一切都將歸零,生命從此不再熱情,生活也從此不再精彩,甚至人生將徒留空虛和遺憾……,
但是,反過來想想,當我們試著在放手退讓的那一刻,獲得的心靈自由與愜意卻是滿滿的,超乎意料的輕鬆自在。  
世間之事,紛繁蕪雜,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

陶淵明有詩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安心」。  

從嬰兒、孩童、青少年到成年,人們必然是因為不斷地放下,才能讓生命蘊藏更大的智慧。





當我們安下心來,便可以清楚地瞭解,
自己不再是生命中所有事物的主宰、占有者,自己的房子、財產,甚至是家人、妻兒,也只不過是暫時屬於自己而已。  

這一切的自然關係,如若不能放下,以良好的心態來看待,就將演變成愚蠢的掠奪戰爭。
人生是一段苦旅,一路走來,酸甜苦辣,滋味百般。
那該如何珍重自我、修身養性呢?  

其實,修身養性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放下」,唯有如此,才能活得自在。比起曾經的歲月,我們現在的時代發展步伐要快得多了,為自己安排一些時間修身養性,似乎成了一種奢望。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諸多壓力、困惑,往往會讓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只有懂得放下的人,才能修身養性,最終成為生活的強者;而整日忙碌不休的人,收穫的往往只是焦慮疲憊

做人,要想洗去心靈的汙垢,必須要學會放下。  
放下雜念,陶冶情操   現實中,人往往會感到活得很累,甚至為此付出不同程度的代價,
其實這都是心雜的結果。

看到別人住別墅,便嘆息自己只有數十平方公尺的住房;
看到別人坐豪華跑車,便嘆息自己還是自行車族;
看到別人官至部門處長級,便嘆息自己還只是科員;
看到別人年薪上百萬,便嘆息自己只有數萬元的月薪。



 

隨著人們心思的日益複雜化,人就如同捲入一個紛繁複雜的「江湖」。
人們隨時面臨著矛盾,面臨著挑戰,面臨著拉鋸,成功或失敗,存乎一念之間;
選擇或放棄,敲打著每一條神經。  

對於「名」和「利」,人們看似已愈來愈麻痺,心事卻愈來愈重。
人們拋不開,更放不下。

想想,一個人心中長期充滿著欲望,充滿著雜念,充滿著牽掛,又怎能活得輕鬆呢?  
煩惱與雜念就像野草,要想除掉,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在上面種莊稼。同樣,要想讓心靈無紛憂,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占有它。
自省、自修,自我提升,保持高貴豐盈的心態,
那些雜草自然就會銷聲匿跡。  

想要達到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絕非一時之功。堅持的時間愈長久,境界愈高,心愈靜。  
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自然不知不覺中就會變成日常行為了。





什麼時候變成日常行為了,什麼時候就達到了修身養性中「養」的境界了。  

修身養性通過「修」、
通過長時間的「養」,
就會從根本上改變你的本質,
變不可能為可能,達到人生的一個質的變化,是過去自己的昇華版,是完完全全的改變。  

修身養性的過程就是一個脫胎換骨的過程,是改變舊我,放棄舊我,創造新我的過程,並且這個過程就是不停止且不斷昇華的過程。如果中途稍有鬆懈,便會前功盡棄。  

智慧品人生  

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之前,最好先做一番思考,不起貪婪之心,不要因為一時之癡迷,而不考慮事情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所以做事首先要謹慎和慎重。  

如果尋求不必要的煩惱,必然不會有什麼好處,要有「美人捲珠簾,深坐顰蛾眉」、「窮人低倚窗,靜立思古今」的淡然心境。  
有一種養心方法叫放下   一個「放」字,千般哲理。
運用得好,就會使複雜的生活回歸簡單,紛亂的思緒回歸明晰,浮躁的心境回歸淡然。


「放」作為生存之態,是化繁為簡後的睿智,是畫龍後的點睛,是深刻後的平和。
正如梭羅所說:「一個人愈是有許多事能夠放得下,他就愈是富有。



」   學
會放下,才能養心。  

著名詩人白居易有一次去拜訪好友,問道:「請問,做人的道理是什麼呢?」  
好友回答:「諸惡莫做,諸善奉行。」

(也就是劉備臨死前告誡兒子阿斗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意思)  
白居易聽了大惑不解,
以為做人的道理都是很玄乎深奧的,於是就有些失望地說:「三歲小孩子都知道這個道理。」

好友笑了笑說:「三歲小孩易,八十老頭難!
其實,做人的道理誰都知道,但要做到而且是一輩子堅持就很難!這就是養心之得。  
修身養性,聖人之追求,但修身必先修其心,分對錯者必知善惡,分善惡必定知其可為不可為。

修心之人,最怕的就是放不下。  

明知對錯,為世事而放不下;
明知善惡,為環境而放不下;
明知可為與不可為,為名利而放不下。

誰都想真正修心,但若諸多放不下,讓其束縛於心,又怎能修身,何談修心?  

人生在世,放不下的東西有太多太多:
有了功名,就對功名放不下;
有了金錢,就對金錢放不下;
有了愛情,就對愛情放不下;
有了事業,就對事業放不下。

這些煩惱與壓力,使很多人的生活變得非常艱苦。
 
如能清心寡欲便會輕鬆自在,隨遇而安便能自得其樂,
放下就是解脫,只有放下,生活才不會那麼繁雜,從而才能變得簡單快樂。



 

學會放下10件事你將從此走向成功– 阿丸的運勢小館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