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意義何在
誠然,這些標籤都是一位修道者本應該具有的特質,但若僅僅以此為標準去定義某個道人的修為,這不免就會犯下主觀主義的錯誤。
每個人所稟賦的先天道性不同,任何強行統一的、乃至於自以為是的標準其實都是在違背大道本自然的理念。
真正的修行,在於使每個人都能夠發覺內心中的自我,並且樂於去完善心性和行為上的不足,以某種適合自己的方式證得自足圓滿。歸根于底,修行的要義終須落在修者本人身上,與他人的觀點和評判都沒有直接關聯。
也即是說,修行的第一步,在於先能夠找到自己的本然。這個本然在哪裡?毫無疑問,答案是從外向內去追求。當去觀瞻一個人的修為,不要只立足於他外表的表現,而應該試圖去理解他最初的發心。
對修行人來說,這一“心”字,遠比最後所呈現出來的果更為重要。
《玄門早晚課經》中有一句話叫“愛河千尺浪,苦海萬丈深”,所謂的“愛河”與“苦海”,並非指我們所處的茫茫塵世,而是指人們不能守住自己內心中的安定,卻一味地向外去追求、去索取,一旦求不得,難免就會生出無限的悲苦憂愁。
愛河與苦海,明明是自己給自己做下的業障。當不能明白自我的人生處境,也就無法明澈自己的本然之心是什麼。因此,與其去評判他人的對錯,不如多多思考自己的得失。
修行中的第一要事,即應當是內省,這是自我精進的關鍵所在。唯當自身正,才能成為諸多人等藉以遮陰的大樹。
唯當自身正,才能成為諸多人等藉以遮陰的大樹
道教常講“自度度人”,這裡存有一個基本的遞進關係:只有能夠自度之人,才可能具備度化他人的能力。也就是說,修行先要求自度,度人只不過是自度的外在衍伸。
道教中有身心意三業障之說,是指人們的起心動念、所言所行如若不恰當,在造成他人損失的同時,也會給自身種下日後的業障。道教作為一個具備社會組織意義的宗教,其必然要肩負起對普羅大眾的教化意義,因而就會涉及到科教、術法、理義等方面的展示。
但這些只是一教之門的表像與外在,真正的實質還是人,是每一個切切實實身在修行之中的道人。道教度人,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成是道人在度人。
倘若修道人自身還處於愛河、欲海中,自己仍然是一個沒有活得明白、無法參悟玄理的凡夫,即是尚沒有實現自度,那又怎麼能夠為前來求解的信眾指點迷津呢?
強調自度,這既是每個向道之人的修行動力,同時也是最終的修行歸指。
逍遙之道果,並不是偉大理想的空談,它需要每一位元元修證者用盡一生的時間去反反復複驗證對自我的認識是否正確。這也是為什麼永遠無法用某種固定的標籤去評判他人修行的原因所在。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歲、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生經歷中所得到的修道感知必然是不同的。
既然談自然與本然,就需要充分尊重每個人的不同,他或是出世、入世,或是行科範、懂術法、或是嚴於立身、勤於度人,所有這一切都不過是行道方式上的不同,但修道人所保持的奉道而行的本心理應是一致的。
天地一瞬間,唯有大道亙古不變,修行就是要在萬千變化之中去找到始終不變的一點靈光。這一點,必然在自己的內心深處。
若心中巋然不動,紅塵變幻只不過是世道間的陰陽輪轉,留不得、戀不住,假若使心用心,結果只能是一場空空。
其實,一切消長都是自然的神功,而你我又都在自然之中,所有的差別與不同都不過是欲眼相看而生成的對錯是非。
倘若無法超越這層人世,再為修行事詡以多麼美妙的詞彙,恐怕也終究無法從中體會到自足與圓滿的妙處。能夠看得清自己,才能夠看得明白人間。
當能夠沉靜下心思內觀身中的自己,與心靈深處的靈魂對話,才有可能明白這一場修行的過程究竟是該求得什麼樣的結果。
道家的逍遙姿態,是建立在自然與無為前提之後的。無形大道並不在遙遠的天邊,它不是使人畢生追求的對象。
唯有放下一切的外在欲求,回到心中的樸與真,感知內心深處最簡單的快樂和滿足,由此便能明白“少私寡欲”才是通真的捷徑。人們之所以要修,是因為早已經忘記了本真。
但還請記住一點,且莫把修道的意義只放在“修”上。“修”是外功,中心仍然在“道”。
空持了萬千戒,卻容易迷失通往自性逍遙的路。找不到自己,一世修為只能淪為妄談
◎免責聲明:圖文內容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