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神佛傳說

邢府千歲

張貼者:ChihYi
閱讀人數:20817人 張貼日期:2024-09-25 01:30:00
1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77Zkf_Um0OM


邢府千歲

典故

       邢府王爺,名鵬,字天正,唐代河東道西歷城縣人氏,生於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六六六年)農曆八月廿三日。

       其父在朝為官,職名待考,王爺幼年時,家鄉遽遭洪水凡番氾濫成災,房屋淹沒,逐桴浮水上脫險,

       後鞠舉家流遷居福建泉州,家道中落,乃勤耕四書五經,加之天資聰穎,十七歲時(即武后光宅元年,公元六八四年)應科舉三甲之試中,因而揚名。

       邢府王爺,不只學問淵博精湛,且武藝高超,並精通醫術,熟知本草,因而治癒武后痼疾,武后見其年輕有為,品德兼優,乃收為義子,又念及治病有功,賜名邢王爺。

       王爺本性善良,宅心仁厚,其於領軍征討北番時,運籌帷幄,屢建奇功,且體恤士兵疾苦,遇士兵染病,無不悉心聞診給藥,深得部屬愛戴,王爺嘗奉旨出巡地方,輒以醫術草藥救治百姓,愛國愛民之忱,官民咸感佩與敬仰。

       邢府千歲全名為「無量救世 忠義聖佛 保護大帝 邢天王」。

       邢府千歲信仰清朝中國移民所帶入台灣,日治時因市街改正、西來庵事件、皇民化運動之影響,台南邢王廟宇遭拆毀,以致信徒四散;光復後各地紛紛建立廟宇,並於民國七八十年達到巔峰,至今邢府千歲信仰越盛。

       邢府千歲信仰的傳遞,主要為鸞堂之推波助瀾,以鸞生或信徒為媒介,隨著移民而將信仰拓展開來,是一種社會流動造成邢府千歲信仰的傳播,在傳入一個地方後,因 鸞堂能行醫救世,神蹟傳說屢屢出現,因此透過鸞堂組織來整合信徒,不以著作善書宣講善道為主而是以接近民間扶鸞問乩替人辦事解厄性質共善堂於民國六十九年 才遷出廣安宮獨立建廟,邢府千歲信仰正是混淆其中的一脈,既可以屬於多姓王爺組合,如朱、邢、李三府千歲,或個別單一的邢府千歲。

 
       信徒對於邢府 千歲的想法是多元而充滿變化性的,會隨著個人感應心理不同而賦予不同的身分,促成信徒個人對信仰對象產生聯結關係,這也是王爺其彈性的角色,能有讓信徒想 像發揮的空間。對於邢府千歲身分之說法大多出現在民國六、七十年代左右,顯示近代教育普及以後,各類圖書資訊流傳取得容易,才漸次累積堆疊出來的,過去對 神明僅止於乩童或鸞堂的「神示」、信眾口耳流傳的傳說的認知,轉而成為知識的爆炸後,推動對不知其名的神明「溯源」、「考證」,已經是各取其說、各自描 述、自由心證的新階段,顯示現今台灣民間信仰豐富而多元的內涵。 在神明聖誕的差異上,邢府千歲竟然都是以八月二十三作為其聖誕日,身世背景不同,不分唐宋,卻都以此日作聖誕,造型上也都是青壯年武將的造型,這顯示雖稱 為邢府千歲,眾善信對其身分的解釋認知不同,對金身造像及聖誕日仍然延續古例,保持相當高的同質性。從信徒本身而言,應是想要為所拜神明找一個身份,然而 對於流傳已久的金身造像跟例祭日不敢輕易更改的,邢府千歲的神格特質可以從神明封號、金身造像、傳說故事等方面來切入,神明封號是對外的名號與信徒對邢王 的正式稱呼,可以表現出邢王的身分地位與神格;從金身造像可以瞭解神明的背景、帶給信徒的感覺,神像所表現出來的意識往往與其信仰有很大的相關察 邢府千歲的信仰型態,發現大部分都存在著一種「官小銜大」說法。

       民國13年,石精臼共善堂的爐下高獻圖因故南下定居、來自台南的移民,將邢王信仰帶到東港,東港成為邢王信仰的再發源地;原共善堂舊爐下南遷高雄、 與來自台南的蔡乞丐在高雄發揮,亦開啟高雄邢王的新一章;台東邢府千歲信仰的開拓者洪萬藏、蔣欲池也是來自東港的移民。



而在北部台北市邊境人口稠密之地 區,如基隆市、三重、新店、樹林、土城都有廟宇分佈,且多是共善堂系統之邢府千歲廟宇,如土城共和宮、新店共榮堂、新店共聖堂、社子共和堂、中和共敬堂等 等,大多為屏東之移民或有關係者建立。邢府千歲信仰因其移民色彩,建立起脈絡,邢府千歲廟宇彼此間存在連帶關係,展現在信仰的實體上可以從進香活動、祖廟 與分靈廟關係、交陪關係、人群脈絡等等方面來觀察。在移民的初期,大多因身心上的憂懼,需要宗教信仰來安慰,對信仰更為投注,往往請來故鄉的神明坐鎮。在 神明請到他鄉以後,如遇困難或者水土不服,往往會扶乩問事,以宗教力量克服身心之恐懼,若顯示靈異,則信徒日日俱增,就集眾人之力成立壇堂,作為主神之寄 祀空間,在組織與資源逐漸累積增加以後,有些邢府千歲廟宇會繼而發展成鸞堂或者普通廟宇。

       福建泉州南安玉湖檺林宮是邢王祖廟,供奉朱邢李三位王爺,台南邢王廟以牛磨後「神興宮」及石精臼「廣安宮」為著名。 

       共善堂分自廣安宮後,又分為二主廟,一座在普濟殿旁,另一座在和善街。

       因此臺灣的邢府千歲目前分為兩大派,一派為「共善堂」的系統,以台南石精臼開基共善堂為主,主張邢王共有七位(一位為正「邢」姓王爺,其餘六位為其結義拜 兄弟),為目前台灣邢王信仰的主流;另一派為「檺林宮」的系統,以台南牛磨後新街神興宮為主,主張邢王只有一位(與朱、李二王合祀成「朱邢李三千歲」), 兩派各有其廟宇信徒。

共善堂系統

       邢府王爺有七位之傳說,肇基於共善堂系統。據傳邢府千歲共有七位,分別姓盧浦、邢、州、殖、王、郭、賈,其名諱已不可考,(七位千歲之金身造型與手持之法 器皆為不同);只知生為齊桓公麾下七位部將;後因二王(正姓邢)救世濟民功果特別輝煌,後人提起神蹟大多提述邢二天王較多才誤傳為邢府有七位。


檺林宮系統

      檺林宮開基百餘年及花壇楓灣宮建廟一五○年,只有一尊。現亦有人傳言邢府只有一位千歲原因乃是因泉州府檺林地區另有一間三王府,內奉祀朱.邢.李三位千歲之故,此廟乃在,而檺林宮天皇殿已毀。

      神興宮創建於民國廿四年,俗稱「新街」,這個名詞主要是它位於古地名「外新街」上,是由三間廟宇合併而成的:

外新街神安廟:福德正神,建於康熙年間。




松仔腳港南保興宮:吳府老爺,建於道光年間。 
牛磨後檺林宮:朱邢李三千歲,建於咸豐年間。

清朝時神安廟是六興境,而真正四安境才是檺林宮。

 
      神興宮則是取這三間廟名各一個字組合而成,「神安廟」取其『神』字,「保興宮」取其『興』字,「檺林宮」取其『宮』字,目前如果大家進入神興宮前你可以看到廟前有三塊牌匾分別寫著這三間的舊廟名。

 
      保興宮位於海安路上,吳府老爺是從大陸漳州移民攜帶香火而至台灣後才雕塑成金身,後因日據時代海安路重劃,廟拆後吳府老爺移入神安廟與土地公併祀。牛磨後 檺林宮是在蕃薯港口邊(位置是在神興宮廟後正興街榕樹旁),最先恭奉李府千歲,而邢府千歲則是公界內的邢王系統,朱府是最後才來坐鎮,(並非是五府千歲的 朱府),後來日據時代也因重劃的問題廟拆而移入神安廟一同併祀再改成神興宮。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神興宮廟地是神安廟土地公所擁有的,所以之前土地公金身是安奉在第二排的中間位置,這是與一般廟宇土地公在虎邊配祀供奉最不一樣的一點。

 
       該宮  五福大帝是家將頭,尤其劉部大帝乃奉旨辨理陰陽的瘟部主宰敕封「宣靈公」,邢王之所以與劉部合祀,系因早期共善堂依附在廣安宮,其先賢是天地會份子, 故稱「邢天王」。所收契子女偏名,均有地字為號,此可從東港共和堂找到蛛絲馬跡,又劉部因民國四年「西來庵抗日事件」聞名中外,故正統邢王廟強調忠義精 神,鸞生視為臣,所謂「忠臣不事二主」即是鼓勵信徒入鸞,就不要有二心的意思。 

 
名諱

天皇殿保護大帝邢府千歲名諱

大千歲:盧浦癸(十月初十日聖誕)
二千歲:邢蒯瞶(十月二十日聖誕)
三千歲:州綽(八月十三日聖誕)
四千歲:殖綽(四月十二日聖誕)
五千歲:王何(三月初五日聖誕)
六千歲:郭最(六月初六日聖誕)
七千歲:賈舉(七月初一日聖誕)

春祭大典:二月廿三日
秋祭大典:八月廿三日

部將

邢府共有二種職銜,一為千歲,巡狩人間;一為天王,護衛三界(玉帝賜封天皇殿保護大帝邢天王)。另邢府千歲傳聞有二位部將,一為黑旗將軍,一為白劍將軍。 (張將軍 柯將軍)


◎圖文源自網路資訊,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處理。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