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神佛傳說

歷史人物-禹

張貼者:🛂ChihYi
閱讀人數:16449人 張貼日期:2024-04-13 01:30: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姒姓,夏后氏,傳說名文命,後世尊稱為大禹。遠古時期中國神話人物,是黃帝軒轅氏玄孫,因在大禹治水中成功治理洪水之患的故事而廣為人知。

傳說中,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家天下政權夏朝的開創者,定都於陽城(具體所在有多種說法)。

禹在堯時被封為夏伯,故史書又稱伯禹、夏禹。

在道教信仰裡,禹也被尊為水官大帝、水仙尊王。

生平

早期生活

以黃帝軒轅氏到禹,共八世:禹的父親鯀,鯀的五世祖叫顓頊,顓頊的父親叫昌意,昌意是嫘祖為黃帝所生的次子。

禹的父親鯀被封在汶山石紐地區(今四川省北川縣),
母親是有莘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女嬉。

禹幼年隨父親鯀東遷,來到中原。其父鯀被帝堯封於崇(即中嶽嵩山)。

帝堯時,中原洪水氾濫造成水患災禍,百姓愁苦不堪。帝堯命令鯀治水,鯀受命治理洪水,以填埋洪水之法治水,卻九年也未能平息水災,結果被祝融所殺。





接著帝舜命鯀的兒子禹繼任治水之職。

 

處理洪水

主條目:鯀禹治水

禹立即與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禹視察河道,並檢討鯀治水失敗的原因,改以疏導河川為主要治水方法,用水利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禹不僅率領百姓餐風露宿,疏通河道,更有應龍為他畫地成河,並用神力為禹開闢了龍門。
禹堅韌不拔,勇於開拓的精神,經過了十三年治理,終於成功消除了中原氾濫的洪水,後世道教神話中稱禹治水時曾得到黃帝留下的神書十二卷。大禹整治黃河水患有功,受舜禪讓繼帝位。夏禹王登天子之位,並以自己的封國夏為天下之號,宣告夏王朝正式建立。禹王子啟王是夏朝的繼位天子是為王太子。建碑《大禹陵》。


治水期間,禹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著量測儀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桿,規划水道。他帶領治水的民工
,走遍各地,根據標桿,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禹為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從來不敢休息。他與塗山氏女嬌新婚不久[8],就離開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後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扶正深碧色的頭衣後,不敢進家門。第三次經過家鄉的時候,其子啟正被母親抱在懷裏,他已經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兒揮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9]。因治洪水有功,人們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即「偉大的禹」。

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等皆瞭如指掌。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個州,並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帝夏禹王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綏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
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中朝政教。





神話則是說:禹具有神力,治水時,會化身成一頭巨熊,用來劈山開路、造溝清沼。其新婚妻女嬌替禹送餐到工程地方,她不知禹能化身,見巨熊碎石,大驚,遂昏死。待禹完成工作之後,見到女嬌的屍體,大哭,但女嬌隨後誕下啟,讓禹無後顧之憂。)


即位與政績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時,正式把天子位禪讓給禹。十七年以後,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喪結束,禹避居夏地的一個小邑陽城,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天下的諸侯都離開商均去朝見禹王。

諸侯的擁戴下,五十三歲的禹王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今山西夏縣)為都城,國號夏。
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改定曆日稱為夏曆,以建寅之月為歲首 ( 正月 )。立「貢法」以定賦稅,一夫授田五十畝,其中五畝 ( 十分之一 ) 入貢。




定車制以別尊卑,任用發明馬車的奚仲為車正,在馬車上加掛旌旗來識別尊卑身份。禁止王公大臣飲酒作樂 ( 絕旨酒 ),禹認為酒會亂性喪志,終究導致國家衰敗覆亡 ( 最早提出禁酒令的帝王 )。

察納雅言,立「五音聽治」──懸鐘、鼓、磐、鐸、鞀廣納四方的才士,對他講經說道的人就擊鼓,對他告誡諭義的人就擊鐘,對他討論政事的
人就敲鐸,告訴他民間疾苦百姓之憂的人就擊磐,需要律法訴訟的人就搖鞀[16][17]。又收取天下的銅,鑄成了九鼎,作為天下共主的象徵。《說苑》記載大禹「卑小宮室,損薄飲食,土階三等,衣裳細布。」禹在位的第十五年,其子啟王繼位夏朝的天子,享年六十八歲。
 
 堯舜禹非禪讓說

《竹書紀年》等書記載:舜囚禁了堯並奪取帝位,禹又逼迫舜讓位。堯、舜、禹之間都是武力脅迫,並不是和平禪讓。

後世亦有人懷疑堯、舜、禹所謂的禪讓,曹丕篡奪漢獻帝之後,感嘆道:「舜禹之事,吾知之矣。」李白的《遠別離》說:「堯幽囚,舜野死。」
 

陵墓

禹於向東巡狩至會稽時駕崩。



今日浙江紹興東南郊的會稽山山麓有大禹陵,由禹陵、禹祠、禹廟三大建築群組成。
 
在紹興禹陵村,夏禹姒姓後代世代為禹守陵至今,但倉修良認為此說不可信。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