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坐禪】——觀法常寂

張貼者:憨憨的小螞蟻
閱讀人數:13856人 張貼日期:2023-11-07 08:00:00
2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坐禪】——觀法常寂  

「知法名為佛,知離名為法,知無名為僧,是普薩遍行。」直觀諸法實相,是悟入空寂的捷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覺者的中道見。  

真正的大師沒有弟子,任何眾生都不在菩提心外。無我的師父將無我的法傳給無我的弟子,便是「坐禪」的深意——自依止、法依止的二人至誠相對,成就心心相印的平等相。開悟的因緣,只有增上緣繫於善知識,親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的關鍵,則是修行者的心力與心向。  

因此,在《思益梵天所問經》的同首偈頌中,佛陀也特別指出三業清淨的生活方式:「若身淨無惡,口淨常實語,心淨常行慈,是菩薩遍行。行慈無貪著,觀不淨無恚,行捨而不癡,是菩薩遍行。



」  

無,是鍊心的綱領,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佛性,則是皈依的目的地。  

猶如惠能大師說: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無住、無相、無念,自然能安立無量無邊的眾生。但是,初學階段的凡夫必須理解:修持是在有的過程中歷練,以空為遠見引導自我放下分別,進而在一切時、一切處不落空有,才是正見的實踐。  

「觀法如化,三昧常寂」是阿彌陀佛建設極樂淨土的心法。八萬四千法門固然各自獨立,基礎都不離五停心,並以定慧等持為終極。當我們體驗到與環境一起打坐,或身心世界融入佛號,便能領會觸境不迷與六根清澈的可能性,於是就更有信心以正念相繼,趨近般若波羅蜜。



 

◇資料來源:《讀經50問》,《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聖嚴法師教禪坐》

◎圖文源自網路資訊,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處理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