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神佛傳說

佛教四大菩薩_文殊菩薩

張貼者:Allan
閱讀人數:21268人 張貼日期:2024-05-11 01:30:00
1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文殊菩薩梵文Manjusri。
舊稱文殊師利,滿殊屍利,曼殊室利。
古譯:妙德、妙首、普首、濡首、敬首。

影音檔:
https://youtu.be/HTMkqedXvGg

大日經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意,師利或室利是頭,德,或吉祥之意。簡稱為文殊。為佛陀釋迦牟尼的左脅侍。和佛陀,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

是佛陀的大弟子,智慧,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象徵佛陀智慧的菩薩,稱「大智」。在中國,他和觀音「大悲」、地藏「大願」、普賢「大行」並稱四大菩薩。
山西五臺山是文殊師利的道場。其外形為頂結五髻(代表大日如來的五智)、手持寶劍(表示智慧之利)、坐騎為一獅子(表示智慧的威猛)形。

文殊菩薩,音譯文殊師利或曼殊師利。
意譯:妙德,妙吉祥。又譯:妙首,普首,濡首,敬首。曼殊是妙之意,師利是吉祥之意,簡稱為文殊。

為中國佛教四大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之一。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他們合稱為“華嚴三聖”。

文殊菩薩智慧、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被稱為“大智文殊菩薩”。大乘佛教崇奉的菩薩,是至高智慧的化身。

山西省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華嚴經·菩薩住處品》
說:‘東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于中止住。現有菩薩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亦說:‘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跡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瞻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邦,其國有山號曰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上,為諸眾生,於中說法。’而經所說清涼山及五頂山,即今中國山西五臺山。此山在五台縣東北,離縣城一百二十裡,五峰環抱,頂無森林,如壘土之合,因名五臺山。地居邊境,寒冷異常,無炎暑之熱,又名清涼山。古之叢林,今之佛刹,皆在中台之下,其南台離中合八十裡,台高三十裡,頂週二裡,金蓮名菊,燦發如錦,亦名錦繡峰,世傳是文殊菩薩所居。文殊菩薩誕辰紀念日:農曆四月初四。

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
文殊菩薩形象多變,依照其形象,可分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見的是五髻文殊。五髻文殊是因頭頂綁了五個髻而得名,這五髻代表的是五種智慧。一般右手握「智慧劍」,左手持的蓮花上放置「般若經」。智慧之利劍表示能斬斷種種愚癡,智慧犀利如劍;青蓮花則代表純潔無染,花上放有般若經,作為智慧與慈悲的象徵。菩薩亦常乘坐獅子座騎,表示智慧威猛無比;或以蓮花為台座,代表清淨無染;或駕乘金色孔雀,比喻飛揚自在。

人物生平/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族,從母親的右脅出生,身體紫金色,剛生下來就能夠說話,很早就在世尊座下出家(見《文殊般涅盤經》)《首楞嚴三昧經》說:‘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之前,南方稱為“平等”的世界,有佛名為龍種上如來,即今文殊師利菩薩是也。’《央掘魔羅經》言:‘現在北方“常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即是文殊師利菩薩。

而在《悲華經》中說:‘阿彌陀佛為轉輪聖王時,第三王子名叫“王眾”,在寶藏佛之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于將來生生世世,行菩薩道,沒有止盡、無有界限地莊嚴清淨佛國世界,使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數般的十方國土,合為一個他所教化的世界,此世界中有無量珍寶充滿其中,沒有濁惡苦痛的觸受,沒有種種女人,甚至沒有女人這個名詞,也沒有聲聞辟支佛等未發廣大菩提心的眾生。一生得補佛位的等覺菩薩,充滿整個世界。第三王子發願以後,寶藏佛即命名他為“文殊師利”,授記他于未來世,南方世界名為“清淨無垢寶窴”的國土,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名號為“普現如來”。

《觀佛三昧海經》說:當時世尊為諸大眾,說觀佛三昧之後,文殊菩薩接著又告訴大眾說:‘在過去寶威德如來時,一位有德長者的兒子,名叫“戒護”,仍在母胎的時候,就受了三歸依。到了八歲時,父母禮請世尊到長者家接受供養。那時童子見到佛陀,安祥的威儀、平穩緩慢的步伐,在佛的每一步腳下生出蓮華,而且身相具有廣大光明。見了以後非常歡喜,向佛恭敬禮拜,禮拜之後仔細地看著世尊,眼光不曾暫時離開。一見到佛之後,即除去百萬億那由他劫生死重罪。

自從這次見佛以後,生生世世恒常遇到百億那由他恒河沙數諸佛。如是眾多的世尊們都開示這個觀佛三昧,後來又遇到百萬尊佛陀出世,皆是同一個名字,號為“栴檀海”。當時童子都親自奉事供養諸佛,中間毫無遺漏空缺,既禮拜供養諸佛世尊,又合掌恭敬地觀看佛的相好。由於觀看佛陀身相的這種殊勝功德之因緣業力故,再一次又能親近百萬阿僧祇劫諸佛。



從此以後,就獲得了百萬億的念佛三昧,得百萬阿僧祇的旋陀羅尼。

既得此三昧及陀羅尼後,諸佛即現前為他說無相法,刹那之間就獲得首楞嚴三昧大定。
由於最初童子受三歸依,禮拜一次佛陀的緣故,又因為仔細觀察如來的相好,心無疲厭懈怠。

只是由於這個短暫的因緣,就能夠遇到無數諸佛,更何況是一向專心繫念,完整究竟地思惟,觀察如來色身的種種相好呢?當時的童子,難道是別人嗎?那就是我文殊師利啊!’文殊師利菩薩說完之後,釋迦世尊告訴阿難:‘你應當受持記憶文殊師利所說的話,普遍地告知一切大眾,以及未來後世的眾生,如果有人能夠禮拜、能夠念佛、能夠觀佛者,應當知道此人,與文殊師利菩薩的功德平等,沒有差異。
與普賢菩薩在《普賢行願品》末後的偈頌大略相同,《文殊發願經》雲:‘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刹。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嚴淨普賢行,滿足文殊願,盡未來際劫,究竟菩薩行。’文殊、普賢,是華嚴會上輔佐毗盧遮那佛的兩位大聖,此二大菩薩所陳述的行願,以及他們說法度眾生的內容,無不是以念佛為基礎,以淨土為歸宿。世間有一些執著華嚴而卻輕視淨土法門的人,應當知道要明察警惕才是!

本緣事蹟/文殊菩薩
文殊師利,梵文manjusri的譯音,略稱文殊。新譯‘曼殊室利。’漢譯為妙德,義為萬德圓明,皆徹性原。又譯妙吉樣,因他出生時,家裡出現十大吉祥瑞兆。
(一)天降甘露,
(二)地湧七珍,
(三)倉變金粟,
(四)庭生蓮花,
(五)光明滿室,
(六)雞生鳳子,
(七)馬產祥麟,
(八)牛生白犢,
(九)豬誕龍豚,
(十)六牙象現。

西元前六世紀,(與釋迦同時代)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婆羅門族姓中,父名梵德,從母右脅而生,身紫金色,墮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寶蓋,隨複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與佛相同。

在《華嚴經入法界品》,彌勒菩薩對善財說:‘文殊大願,非餘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之所能有。
其行廣大,其願無邊,出生一切菩薩功德,無有休息。
常為無量諸佛之母,常為無量菩薩之師,教化成就一切眾生,名稱普聞十方世界。
在大乘佛教裡,文殊是諸菩薩上首,常與普賢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當成智慧的化身,如說般若為諸佛之母,文殊為七佛之師。
常見的文殊像,頂有五髻,表示五智無上無得之相。五智: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左手執蓮花。花中安放《般若經》一部,表示般若一塵不染,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觸,觸之即燒。右手執寶劍,表示大智,能斷一切無明煩惱,喻金剛寶劍,能斬群魔。
或坐蓮花台,表示清淨,或乘獅子或孔雀,表示威猛。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中,始自華嚴,終於涅盤,凡是大乘法會,皆有文殊參加。
在輔助釋迦牟尼佛,宣傳大乘佛教思想,文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寶篋經》裡記載,
佛在舍衛國時,有一年,一連下了七天大雨,許多農田和住宅都被洪水所吞沒,祇園有八百比丘,萬余菩薩,面臨著饑餓的慘狀。阿難請求文殊設法予以救濟,文殊使眾多佛弟子都得到飽足,安心於道。說明文殊在物質方面給予釋迦僧團以很大的幫助。

在釋迦僧團成份中,婆羅門種姓佔有絕對優勢,他們多數人是厭離心切,習慣於苦行,如迦葉等。對大乘法,行於世間而不為世間法所染,與外道和睦相處而不為其知見所動,雖斷煩惱而不舍菩薩行,雖不住有為亦不住無為。文殊協助釋迦做了大量工作,使許多聲聞眾回小向大,接受大乘教法。如靈山會上五百比丘,得通未得忍,以宿命智,各見過去殺父害母及諸重罪,於自心內,各各懷疑,於甚深法,不能得入,於是文殊仗劍逼佛,佛說:‘文殊住住!吾必被殺。

我被害矣,誰害吾子。’於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了法如夢,皆得法忍說偈贊曰:‘文殊大智士,深達法源底,手自握利劍,逼持如來身。如劍佛亦爾,一相無二相,無相無所生,是中雲何殺?’文殊用殺佛的辦法,來教育五百比丘,使之悟解大乘宗義,證得法忍,堪稱釋迦得力的助手。

又一次文殊對眾生宣講大乘空義說:‘不用見佛,不用求法。’時有二百比丘,以為錯亂說,舍佛而去。文殊於中途,化作大火,比丘欲以神足飛空(跳過去),上見鐵網,生大恐怖。回視祇園途徑,遍佈青蓮。比丘即至佛所,白上所見。佛告比丘:‘內火未盡,欲度外火,無有是處。

汝諸比丘,墮在見網,欲度鐵網,亦無是處。……此之愛見,無所從來,亦無所至。從妄想生,無我,無我所。’二百比丘,聽到佛的教導,餘漏永盡,成阿羅漢。可見文殊不僅是一位深解大乘空義的智者,對神通幻術的運用,也十分熟練。

二百比丘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回頭,心中的火氣冷靜下來,接受佛的教導,使他證得羅漢的果位。





還有一次世尊自恣日,文殊三處過夏,違反了僧制,迦葉以長老的身份,想拿起槌子把文殊趕出去。
當迦葉剛拿起槌子時,見千百億文殊頓時出現,迦葉這時用盡一切力氣,拿不起槌子。佛此時對迦葉說:‘迦葉,這麼多文殊,你要擯除那一個。

迦葉頓感自慚,覺得不是文殊的對手。還有舍利弗,在釋迦弟子中,也算是個佼佼者,一次文殊與他游諸佛土,有一佛土,到處都是大火彌漫,人行其中,頃刻化為灰燼,舍利弗見之惶恐萬狀。文殊以神力令無數蓮花遍佈其中,踏上而行,如履坦途。
舍利弗此時在文殊面前感到矮了半截。

以上這些例子,生動地講明瞭文殊和釋迦在教育聲聞,萌發大心上配合得十分默契,得心應手。

所以《法華經安樂行品》,文殊啟請末世持經之方,佛特為說曰安樂行,便於後世護持,讀誦是《法華經》。
文殊遵照釋迦的囑託,於佛滅度後,和阿難、彌勒在鐵圍山結集大乘經典,使大乘佛教賴以住世和發揚光大。
近人不察論述印度佛教史,認為大乘空有二宗肇始龍樹、無著,斯乃枝末之見,實際上印度大乘佛教有空有二宗的源頭,佛在世時,文殊、彌勒是空有二宗佛教的傑出代表,他的思想在佛學體系中,一直享有崇高地位。

在《文殊般涅盤經》裡說:佛滅後四百五十年,文殊到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揚法化。最後諸有緣者悉皆得度,與五百仙人同到自己的家鄉舍衛國多羅聚落於尼枸樹下,結跏趺坐,入首楞嚴三昧,從周身毛孔,出大火光,鑠金色身,成琉璃像。琉璃像內有真金像,正長六尺,坐蓮華台,了了分明,五百仙人,皆入涅盤。時有八大王,將琉璃像,置金剛山頂,起塔供養。


傳說/文殊菩薩
尼泊爾的一個傳說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見於大乘(即大乘佛教,它強調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一切修行應以自利利他並重,是“善薩”之道,認為自己的教法最勝,故自稱大乘)經典,所以古代有不少從日本、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尼泊爾來的高僧朝拜五臺山。因此,在日本、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尼泊爾等許多國家,五臺山也享有盛名。

據尼泊爾有一個古老傳說:加滿教(尼泊爾的首都)山谷地區,原是一個大湖,文殊菩薩由中國五臺山到那裡去,用法術劈開了一座山嶺,將湖水排泄出去,並讓跟他同去的一些人在當地定居,隨後建立了一個尼泊爾國家。正因為有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尼泊爾的佛教信徒對文殊菩薩所在的五臺山,有著特殊的感情,他們每逢來五臺山朝拜,“雙手合十”,一直不離胸前,表示對五臺山和文殊菩薩的敬佩。

太原市的一個傳說 在太原市西北二十公里崛圍山之巔,有座寺院叫多福寺。山勢陡峻,松柏遍地,春日山花競放,秋來紅葉滿山,“崛圍紅葉”是太原著名風景之一。寺院規模宏大,壯麗可觀。緩緩清澈,繞寺前蜿蜓而下,潺潺作響,及富古刹風趣。相傳,在唐貞元二年(西元786年)建寺時,山中無水源,要用很多人力下山到汾河擔水,往返一次需一、兩個時辰。沒有多久,好些人的肩被扁擔磨破不能再擔水了,只剩下闐黎二僧還在堅持。有一天,他倆擔水上山,有個龍鍾老人迎面走過來,向他們說:“你們擔水做啥?”“建崛圍教寺。”(寺院初名叫崛圍教寺,後改多福寺)闐黎二僧回答說。“建造寺院?”龍鍾老人哈哈大笑:“就憑你們倆個人擔水能把寺院建成?”二僧齊聲說:“老伯,您不要笑。我們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定能把寺建成。”“你們不怕吃苦嗎?

”“苦去甜來,不吃這個苦,就不能建成寺院。”龍鍾老人連連稱讚他倆的吃苦創業精神,慈祥地望著他倆,然後要求說:“我從五臺山來,渴得要死,你們擔的水能讓我喝幾口吧?”闐黎二僧滿口答應,並請龍鍾老人喝水,龍鍾老人一口一桶水,兩人擔的四桶水轉眼間就被喝光了,對他倆說:“水我喝完了,你們後悔嗎?”闐黎二僧不僅沒有悔意,反而高興地說:“老伯,只要您老人家不渴就行了,水我們還可以下山去擔。”龍鍾老人稱讚他倆為人誠實,從懷裡掏出一個紅盒子,遞給他倆說:“你們拿回去,放在寺院西邊那塊空地上,然後打開盒蓋。在路上千萬不要打開盒子,切記,切記。”說著,不知從什麼地方跑出來一頭獅子,龍鍾老人騎著獅子就不見了。闐黎二僧按著龍鍾老人的吩咐,立即拿著盒子往回走。在路上,聽見盒子裡有響動,他倆想看一看盒子裡到底裝的是什麼東西,於是便輕輕打開一點縫兒,偷偷地往裡邊看,忽然盒裡一聲霹靂,震得他倆手都麻木了,盒子方即掉在地上,從盒子裡蹦出兩條水龍,騰空而去,一條飛往晉祠,變成了晉泉;一條飛往蘭村,變成了烈石寒泉。闐黎二僧見有兩條龍已從盒中飛出,趕緊扣住盒子,聽見盒裡還有響動,將盒子小心翼翼拿到寺院西邊那塊空地上,再將盒蓋打開,剩下的兩條小龍鑽進地裡,變成了兩池清水,這就是現今的龍池。由於有了泉水,多福寺就很快建成了。闐黎二僧想:佛教裡只有五臺山文殊菩薩騎獅子,這位龍鍾老人又是從五臺山來。因此便推想這位龍鍾老人就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後人在多福寺中建了一座文殊菩薩殿。內塑文殊菩薩像,闐黎二僧也被塑像,放在文殊菩薩兩旁,稱為“舍利二僧”。

五臺山的一個傳說
北嶽山脈向東南逶迤而下,在山西東北部形成了五座山峰,五峰拱衛連綿,形成一塊方圓五百餘裡的地方,這便是國內外聞名的五臺山,山區以台懷鎮為中心,分成台懷、台內、台外三個層次,像三個逐漸擴大的同心圓。在這個奇妙的同心圓內,佈滿了一座又一座大小寺院。那披著青松與白楊的岡巒,那映著鮮花與綠草的山泉,那陣陣松濤和悠悠的鐘聲,那綠茸茸的草地映襯著古廟琉璃瓦上的夕陽,那從山谷吹來的習習涼風使這塊小盆地的溝溝窪窪裡,到處都有美的色彩與施律,形成一個遊覽與避暑的勝地。

傳說在老早以前,五臺山並非現在這般模樣,也為叫五臺山,而是叫五峰山,氣候異常惡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飛砂走石,夏天暑熱難當,農民們開法種莊稼。在此傳教的文殊菩薩,決心要改變這裡的氣候,他變成一個化緣的和尚到龍王那裡去借歇龍石。 文殊菩薩來到東海,見龍宮外面果然有一塊大石。未到跟前,已感到一股涼氣撲來。



文殊菩薩被巡海夜叉領進龍宮見龍王,說明來意。龍王很抱歉地說:“大法師借什麼都行唯獨這塊歇龍石不能借。因為他是花了幾百年工夫從海底打撈上來的,清涼異常,青龍每天工作回來,汗水淋漓,燥熱難耐,便在上面歇息養神。你若借去,青龍就沒的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薩無奈,這才說明了自己是五峰山的老和尚前來化緣,為了造福人間,他是來求援的。

龍王估量歇龍石重達萬斤,一個老和尚無法運走,才放心地答應他。文殊菩薩謝過龍王,來到歇龍石跟前,口念咒語,立即使巨石變成了彈丸。將彈丸塞進袖筒,便施告別禮,飄然而去了。 文殊菩薩回到五峰山時,正是烈日當空,久旱不雨,寸草難生的炎夏。當文殊菩薩把歇龍石安放在台南邊瓦廠村東北的一條山谷後,五峰山立刻變志一個清涼無比的地方。於是,這條山谷命名為清涼穀,在此又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叫清涼寺,五峰山也就叫做清涼山。

就在文殊菩薩取走歇龍石的當天,那些外出的小龍王回來時,發現歇龍石不在了,怨氣沖天,便追到五峰山,四處對找。氣急敗壞的小龍王,用龍尾把五個峰掃成了平臺;用利爪把岩石刨得亂七八糟,至今這些石塊還遍佈滿山,人稱“龍翻石”。當然文殊菩薩自有對付他們的辦法。

文殊菩薩告訴他們歇龍石在秘魔岩的兩座巨大的山岩之中。眾龍剛鑽進岩窟之中,文殊菩薩一聲咒語,兩岩合併,僅留得內寬外窄的一道照明裂縫。文殊菩薩命眾龍在此好好修行,並說要派弟子來朝拜和供養他們,因此這個秘魔岩窟又叫朝龍洞。傳說朝拜者各見境界不一,善良人見佛、菩薩;邪惡人見不到歡樂境界。真可謂萬人萬境。而且有“朝五臺山,若不朝拜朝龍洞只算朝拜了半個五臺山”的說法。

這個傳說已以流傳了千百年。如今清涼寺雖已破落,但那塊清涼石還在。石長五米,寬二米半,厚兩,圍十五米,石面青色,有雲紋,人坐其上,頓生涼意。

佛性度化/文殊菩薩
諸佛菩薩,凡果後施化,無不具足無上智慧,特別是文殊師利菩薩,更是無上智慧的代表。
因為文殊菩薩,是三世果上如來,在《首楞嚴三昧經》中說:文殊菩薩,過去成佛,名龍種上尊王佛。
在《央崛摩羅經》中說:文殊菩薩,現在北方作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在《寶積經》中說:文殊菩薩當來成佛,名普見如來。在《華嚴經》則說,文殊菩薩,是十方諸佛母,一切菩薩師。
今為輔助釋尊教化眾生,於西元前六世紀,示現出生於印度舍衛國,多羅聚落婆羅門家,父名梵德,從母右協生,身紫金色,出生即能言,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與佛同等。因其出生時,家族中出現十種瑞相,因名妙吉祥。又文殊菩薩,古佛再來,了了見佛性,因名妙德。

《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言:‘妙吉祥菩薩,是三世覺母,故名文殊師利。
文殊菩薩,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頂,左手持青蓮華,右手執寶劍,常騎獅子出入,既年青又威猛,卻是無量諸佛母,一切菩薩師。《大乘心地觀經》言:‘文殊師利大聖尊,十方諸佛以為母;一切如來初發心,皆因文殊教化力。’在《放缽經》中釋尊曾言:‘我今得佛,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菩薩處胎經·文殊身變化品》雲:‘本為能仁師,今乃為弟子,佛道極廣大,清淨無增減,我欲現佛身,二尊不並立’ 文殊菩薩本居佛位,何止是釋尊之師,亦釋尊的師祖。

在《法華經·序品》中說:無量劫前,有二萬日月燈明佛出現於世:其中最後一位日月燈明佛,未出家時,有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領四天下,後聞父王出家已成佛道,皆舍王位,出家修行,發大乘意,皆為法師。時日月燈明佛座下有妙光菩薩,曾持《妙法蓮華經》滿八十小劫,常為人演說。日月燈明佛,為彼說《法華經》,佛入滅後,佛的八王子,皆以妙光菩薩為師。妙光菩薩教化八王子,令其堅固菩提心,終於次第成佛,其最後佛名燃燈佛。而燃燈佛正是釋迦如來的本師。時妙光菩薩,即今文殊師利菩薩。是以文殊菩薩,不僅是釋尊本師,亦是釋尊的祖師,今以祖師身份,示現為弟子,可見佛法平等,不生執著,但為利生,不拘世俗知見。而文殊歷史的悠久,智慧的超越,亦由是可知。何止是佛教中智慧的代表,簡直是無上智慧的化身。


助佛弘教/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帶果行因,本其無上智慧,廣作無邊佛事,於十方佛土中,現種種身,說種種法,度種種眾生。豈獨在婆婆世界助佛宣揚?不過,婆娑世界的眾生,因釋迦佛的介紹,始知文殊菩薩的偉大聖跡,及其功德的不可思議。





文殊菩薩,既然是三世果位如來,其智慧特殊可知。因此,在釋尊一代時教中,凡大乘法會,無不參與,而且擔當重任。
在《華嚴經》,是一佛二菩薩共演大教,名華嚴三聖。一佛是釋尊的法身毗盧遮那佛,二菩薩指文殊菩薩,及普賢菩薩。文殊般若自在,普賢三昧自在。文殊執掌佛的智慧寶藏,普賢推展佛的廣大行願,所謂:文殊述德,普賢啟行,同輔毗盧遮那佛,教化大機眾生。文殊菩薩,在華嚴會上,以其甚深無上的智慧,宣說諸佛無盡功德,特別是在福城中說法,廣宣諸佛種種行門,種種功德,鼓勵大眾發菩提心,勤求佛道,並勸勉大眾,親近善知識,修學普賢殊勝行。先令六千比丘,發無上意,複令無量眾生,共發菩提心。而善財童子,發菩提心已,因受文殊教化,南下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一一親近侍奉,承受教誨,樹立青年學佛的好榜樣。

在《法華經》:佛將開權顯實,‘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之時,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入無量義處三昧,放光現瑞,照徹東方萬八千世界,令法會大眾,盡見彼土大道心眾生,及諸佛說法,四眾修行,成就道法,及諸佛涅盤,舍利起塔種種佛事。 時彌勒菩薩,及在會大眾,皆不知所以然,更不知‘當以問誰,誰能答者?’幸而彌勒菩薩,念及文殊菩薩,曾親近供養過去無量諸佛,應曾見此稀有之相。因而請問文殊菩薩:‘以何因緣,而有此瑞?’文殊菩薩言:‘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說大法。’並敘述往昔于過去諸佛處,曾見此瑞,顯其本門深遠,曾為燃燈佛師:曾受持《法華經》滿八十小劫,故如今釋迦如來,放光現瑞,該是將說《法華經》。

在《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當多寶佛與智積菩薩欲還本土時,文殊菩薩,坐千葉寶蓮,大如車輪,俱來菩薩亦坐蓮花,從大海娑竭龍宮自然湧出,住虛空中,詣靈鷲山,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頂禮,二世尊足,修敬已畢,往智積所,共相慰問,卻坐一面。時智積菩薩問文殊,在龍宮教化幾何?
文殊答:‘其數無量,非口所宣,非心所測。’
同時,令其所教化無量菩薩,皆坐蓮華,從海湧出,詣靈鷲山,作為見證。並告智積:‘在海龍宮中,唯常宣說《法華經》,故令無數眾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智積因問:‘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稀有,頗有眾生,勤加精進,修行此經,速得成佛?’文殊菩薩說:有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辯才無礙,能持諸佛甚深秘密,於刹那間發菩提心,得不退轉,即可作佛。

智積菩薩,不信龍女於須臾頃,便成正覺。豈料言論末畢,龍女已現在前,頭面頂禮世尊,卻住一面,以偈贊佛。時舍利弗對龍女說:‘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器,雲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又女人身,獨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王,五者佛身,雲何女身,速得成佛?’ 當時龍女,即以隨身所帶寶珠,奉獻釋尊,佛即納之。龍女對智積菩薩及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否?答:‘甚疾’女言:‘汝以神力,觀我成佛,複速於此。’即時會眾,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時娑婆世界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既見龍女成佛,複聞龍女說法,無量眾生,聞法悟解;三千眾生,住不退地;三千眾生,發菩提心而得授記。
至此,寶積菩薩、舍利弗,以及一切不信龍女能立即成佛者,皆默然信受此一事實。同時由事實證明,文殊菩薩常說《法華經》,恒令眾生發菩提心,修菩薩行,速得成佛。還有,證明女身有五障,不能成佛,僅眾生知見,妄想分別執著而已。若能止妄歸真,即女子身,立地成佛,如龍女然。 在《楞嚴經》中:阿難尊者,示墮淫室,為摩登伽女,淫躬撫摩,將毀戒體之際,佛教文殊菩薩,持佛頂神咒,前往救護;並提獎阿難,及摩登伽女,歸來見佛,遂啟發楞嚴大教。在楞嚴會上,佛為阿難大眾,征心辨見,破妄顯真。明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皆如來藏性,欲證此性,當修奢摩他、三摩、禪那,持戒修定,自可反妄歸真,六根互用。後因阿難請問圓通本根,佛即敕令二十五聖各說圓通,之後再敕文殊菩薩,為大眾選擇圓通本根。結果,文殊菩薩選出:‘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顯示耳根聞性圓、通、常三真實功德。並說:‘我亦從中證,非惟觀世音。’以鼓勵當時法會大眾,及末世學人,修習耳門圓通法門。

在《維摩經》,維摩居士示疾,佛遣派各大弟子,前往問疾。十大弟子皆言:曾被維摩詰訶斥,不敢前往。佛再派彌勒菩薩等前往,諸大菩薩,亦各說曾被維摩詰訶責因緣,不敢前往。最後佛告文殊師利:‘汝行謂維摩詰問疾。’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難為酬對,深達實相,善說法要,辯才無滯,智慧無礙,一切菩薩,法式悉知,諸佛秘藏,無不得入,降伏眾魔,遊戲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雖然,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
於是,文殊菩薩率領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入毗耶離城,到維摩詰室,兩位古佛見面,旗鼓相當,遂展開一番妙論,令隨文殊菩薩前往大眾中,八千天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至於共演諸佛不二法門時,令隨往大眾中五千菩薩,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

不但以上諸經,釋尊委以重任,在大藏經中,因文殊菩薩而發起的大乘經典,或以文殊聖號標立經題的經典甚多,特別是在般若會上,文殊菩薩處處現身說法,分擔釋尊的辛勞,誠為釋尊的權威法將、得力助手、主要功臣。

文獻記載/文殊菩薩
據傳記載:唐朝大歷年間,曾有無著禪師,及法照禪師二人,曾在五臺山親見文殊菩薩,親睹道場勝境。
無著禪師,是永嘉人,在唐大曆二年,入五臺山,在華嚴寺掛單。一日,游般若經樓,忽見一吉祥鳥,由其頭頂經過,飛向東北。



次日,又有白光兩道,自東北來。同房僧眾皆見而異之。無著心動,希見文殊菩薩,因往金剛窟,禮拜後,便於石上靜坐參禪。正閉目斂神之際,忽聽有人叱牛飲水之聲,開目視之,見一老翁,身穿短褐麻鞋,頭上裹巾,正牽牛飲水,無著急迎上禮問老者何來?答:‘山外求糧,用在臺山。’並問無著:‘仁者何來,到此何事?’無著答:‘聞有金剛窟,來禮拜聖跡。’老人邀無著到其精舍參觀,乃牽牛前行,無著隨之,到寺前,老人喊均提三聲,有童子應聲開門,從老人手中接過牛繩,牽牛入寺。
寺中琉璃為地,屋瓦金光耀目,華麗莊嚴,非人間所有。老者坐白牙床,指一錦墩命無著坐,童子獻茶,又上酥酪,吃之,頓感身心舒暢無比。無著問老人:‘此間佛法,如何住持?’答:‘龍蛇混雜,凡聖同居。’又問住眾多少,老者言:‘前三三,後三三。’老者問無著:‘初出家時,所求者何?’無著答:‘求大乘菩提心。’又問:‘齒臘幾何?’無著答:‘三十。’老者言:‘你很純淑,到三十八歲時就好。’隨即命無著下山,並贈偈曰:‘一念淨心即菩提,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畢竟碎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並命均提送無著下山,童子送無著走出金剛窟,無著問:‘此地伽藍何名?’童子笑問剛從何來?無著答:‘金剛窟。’童子曰:金剛之下何字?答:‘般若。’童子曰:‘剛才伽藍,即是般若寺。’無著至此,悟知老人即文殊菩薩化身,因稽首童子,乞賜一言。童子穩身而歌曰:‘面上無嗔真供養,口裡無嗔吐妙香,心裡無嗔有珍寶,無染無垢是真常。’頃刻間童子與寺皆失其所在。唯見山林土石,無著淒然下山,隱居五臺山而終。

法照禪師,亦于唐大曆二年,在衡州(即今衡陽)雲峰寺掛單。一日在齋堂食粥,缽中忽現彩色祥雲,雲中有魏峨山寺,寺東北有山,山下有澗,澗北有石門,從石門進去又有寺。寺額題有金色大字,名‘大聖竹林寺。’法照驚訝,何以缽中有此景象?兩天后,食粥時,缽中又現五臺山寺景。亭臺樓閣,巍峨莊嚴,金沙布地,宛非人間。大智文殊菩薩與聖眾萬餘人在其中,直到吃粥完畢,才隱沒不見。法照心疑,詢問諸僧,時有嘉延、曇暉二師,曾到過五臺山,謂其所見,正是五臺山聖境。法照遂興起朝禮五臺山之念。 大曆四年,衡州湖東寺,啟建九旬五會念佛道場。六月二日下午,照師於寺內高樓,遙見祥雲,雲中出現樓閣,閣中梵僧執錫行道,身高丈餘。阿彌陀佛,與文殊、普賢二大菩薩,高座於中,直至酉時始漸隱去。當晚照師在道場外,見一老人,對他說:‘你早發心要往金色世界,求見大聖,為何不去?’照答:‘路遙難達。’老人言:‘但決定去,便無困難。’自此,照師誓必前往五臺山。同年八月十三日,照師從南嶽結伴同行,于次年四月五日始到五臺山。同行者皆見佛光寺有數道白光,及六日,到佛光寺,所見一如缽中所現景象。當晚,有一道毫光,自北山飛下,射法照禪師身。詢問寺僧,謂是︰‘大聖不思議光,常照有緣人。’照師依先來方面,向東北行五十餘裡,果有一山,山下有澗,澗北有石門。石門前有兩個八九歲青衣小童站立,一稱善財,一稱難陀。見照師來,即歡喜問詢引入寺內,向北走數裡,到一寺前,額題大金字:‘大聖竹林寺。’寺廣約二十裡,有一百二十進院。院內皆有寶塔,殿閣莊嚴,黃金為地,流渠華樹,充滿其中。

照師進入講堂,見文殊在西,普賢在東。各據獅子高座,宣妙法音,左右圍繞聞法菩薩聖眾約萬餘。法照頂禮二大士,請問:‘末代凡夫,去聖遙遠,未悉該修何法門?’文殊菩薩答:‘諸修行門中,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最為徑要。憶我過去劫中,因觀佛故,因念佛故,因供養佛故,今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門,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



故知念佛為諸法之王,汝當念諸法之王,無令間斷。’法照又問:‘當如何念?’文殊答:‘此世界而西,有佛名阿彌陀,彼佛願力,不可思議,後世眾生,有稱其名號者,命終之後,決定往生彼佛國土,速證菩提,永不退轉。’跟著二位大士,各舒金手,為法照摸頂授記。文殊菩薩又言:‘汝可到別院去巡禮。’法照到七寶果園,見園中果子方熟,其大如碗,摘而食之,身心泰然。最後仍由二青衣童子送出門外,瞬間即失其所在。悲感不已,因立石為記,據說至今,此石仍在。
同年十二月,法照在華嚴院念佛道場,絕食期生淨土。到第七日初夜時分,見一梵僧對他說:‘汝見臺山境界,為何不說?’言訖不見。第二天晚上,正念佛時,又見梵僧來說:‘你所見五臺山聖境,為何不向人宣說?普令大眾發菩提心?’照師說:‘我實無心,說出恐生疑謗,不獲利益及遭罪業。’梵僧道:‘大聖文殊現在此山,尚招人謗,況你所見?不過要使眾生見聞此者,發菩提心,去惡興善,離苦得樂耳。’照師因憶前所見,錄之於冊,傳示他人。

軼事典故/文殊菩薩
大聖文殊,不獨建立道場於五臺山,攝化有緣人。同時深入民間,示同凡人,隨機說法,普度眾生。如佛教中著名的寒山大士,就是文殊菩薩應世。寒山示現生於貧苦之家,自小父母雙亡。其兄不仁,飽受饑渴之苦,為求知謀生,輾轉流浪,其詩雲:‘出生三十年,常遊千萬裡。’可知其流浪生活多苦,後到天臺山出家,隱居於寒岩,甚感滿足。但為求飲食,常到國清寺,找老友拾得。當時拾得在寺內當行堂職,將殘餘飯菜,收貯竹筒,贈給寒山子。寒山子生平行為,迥異常人,特別其所吟詩,深具佛法妙理,都是醒世警言。所以虛雲老和尚說:‘法身清淨若琉璃,肉眼看來那得知,欲識其中玄妙處,細讀寒山百首詩。
還有中國宋朝時代,有戒闍黎者,亦文殊菩薩的化身。傳記:宋朝台州臨海縣,有一長者名婁原祐,樂善好施,其父官拜少卿,亦仁慈愛物。其夫人張氏,夜夢月光入懷,後懷孕生子,取名頓吉。頓吉出世即言:‘善哉父母,生我劬勞,長度群生,為世沃焦。’父母聞言大驚,既憂且喜。有一天,小兒忽請其母,準備七人齋飯,果然不久,七個和尚共來。其父原祐合掌問:‘大德何來?’其中一人答道:‘我等從南印度來,聞居士生奇子,特來相賀。’飯後,抱兒相見,僧對兒言:‘仁者有情之軌,切莫被他蒙過,須要惺惺。’兒乃撫掌而笑,僧去後,小兒對父母言:‘剛才七人,都是佛菩薩化現人間。
頓吉五歲時,自稱六和大師。十五歲辭別父母去出家,在杭州道上,遇見慧光和尚,說明出家意願。老和尚介紹彼去飛來峰,見波利多尊者,尊者問:‘子從何來?’答:‘從緣來。’問:‘是何姓?’答:‘是佛性。’問:‘子身尚俗,安識佛性?’答︰‘我身雖俗,因俗證真,真俗圓融,洞然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波利多尊者,異其根利,為之落髮出家,授具足戒,名之為‘善戒。’自此善戒,雲遊四方,廣度眾生。但行為怪誕,異于常人。知人所不知,能人所不能。

淳熙二年,戒師與弟子普明,道全等人,由五臺山同往潼州,有一渡口,名化生渡。對岸有一神廟,是五郎祠。五郎神時常顯靈,令鄉人每天殺豬宰羊致祭,五郎神知戒師必經此道,化虎擋住去路,戒師知虎是五郎神所變,以手格虎讓路,來到五郎祠,指神像叱曰:‘汝是一郎至五郎,妄興禍福宰牛羊,老僧為說無生法,免至冤家累世償。’五郎神像立即塌壞,五郎祠亦起火自焚。 淳熙三年,戒師來到洛陽,洛陽有一富家名李光弼,常聽信妖言,沉迷邪魔,戒師憫其愚,為邪魔所惑,親到其家,端坐入慈濟三昧。眾魔各自現形,皆是邪魔外道,甚至牛神鬼怪之類。向師哀求:‘乞為開導。’戒師曰:‘汝等眾魔妖精,性本妙明,從今以後,不要再害生靈。’眾魔感恩而逃,李家自此安寧,而李光弼亦皈依三寶,正信佛法。




淳熙六年,戒師經過一處,見一屠夫名金炳,正縛著一頭羊,欲舉刀刺殺,羊咩咩哀叫不已。戒師說道:‘你兩腳不修,遭此活剝。’僅此兩句話,羊不叫了,屠夫也不殺了。戒師開示曰:‘人成羊,羊變人,只在轉瞬間。一切眾生,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屬,易生而受禽畜之身,雲何於中取而食之?汝等從冥入冥,報此軀殼,吃他八兩,還他半斤,若能返妄歸真,從冥入明,脫此軀殼,應當歸依三寶,永不殺生。’金屠夫聽罷,放下屠刀,舍妻出家,懺悔罪業,戒師為其披剃授戒,法名可化。

後來可化欲往天臺山參石橋禪師,路遇強盜,被眾強盜攔截痛毆,可化大叫‘冤家痛哉。’群盜笑言:‘正是冤家。’將可化縛於樹上,欲活剝其皮,這時有一盜首走來,追問經過道:‘他是出家人,那裡有錢,殺他無用,放他去吧!’可化死裡逃生,不敢前往,退回戒師處,將經過告戒師。師說:‘若無老僧救你,定還他八兩了。’可化始知盜首,正是戒師變身。 有一知府名江平父,一日對其夫人說:‘聽說兜率院和尚戒師,能夠吃三個豬頭五鬥酒,我想試試這和尚食量。’夫人同意,迎請戒師來,還沒談話,先進飲食,桌上酒菜為之一空。太守見戒師食量驚人,不禁稱奇,但太守夫人,在後面窺見,騰空而入之鬼神環衛在側,戒師將食物擲左右,眾鬼神接而食之。事後夫人將所見事告太守,太守再次請戒師來應供,暗中偷窺,果如夫人所言,敬畏不已。
一次,戒師買很多蝦煮熟而食,賣蝦者來要錢,戒師囊空如洗,無法給予。蝦販大怒,聲言無錢,還我蝦來。戒師大笑,張口噴出滿桌鮮蝦,活潑蹦跳,眾人大駭,戒師頭也不回,手挽周婆,行歌而去。周婆歌曰:‘笑煞愚癡漢,管家無歇時,四山若來合,妻子各分離。’又歌曰:‘世人都笑我,我笑世間人,如意摩尼現,無人識本真。’戒師則歌曰:‘瘋僧瘋婆,吃酒蹉跎,太守仁風,闍黎神訣。
原來紹熙四年,台州大旱,黎民百姓,祈禱神祇,不獲感應,反而炎陽更烈。當時太守,將城隍廟神像搬出曝曬,責其不能澤而救民。夜夢神言:‘汝知龍屬,職司行雨,若無天命勒令,是不敢自專。城東兜率寺戒師,是文殊菩薩示現,乃能致雨,試往求之。’次日太守齋戒沐浴,率領僚屬,親往寺中求見戒師。其他官吏進去,見戒師醉酒未醒,並吐滿地穢物,出告太守。太守不信:直入師室,戒師清醒如常,且異香滿室。問:‘明府來此何為?’太守說明來意,懇請戒師慈悲致雨,以救民眾。師曰:‘明府不用心憂,當有報命。’太守走後,戒師取紙墨作書焚之,不久大雨驟至,四境水量充足,秋天播種,竟獲豐收,農民喜而歌曰:‘仲春喜新晴,六月遭酷熱,太守揚仁風,闍黎妙神訣,除熱得清涼,歌聲幾時歇。
一日,戒師大顯神通,放大光明,眾人皆見戒師頂上毫光萬丈,光中現出七佛,然後對眾言:‘老僧世緣已畢,今與汝等作別。’師示滅後,屹然不動,顏貌如生,荼毗之日,抬之不起。其弟子道稠告眾曰:‘吾師為七佛之師,方便示現,凡火不化。’遂為師開襟以待,忽然胸中出三昧火自焚,五色祥雲繚繞不散,舍利如雨下,造塔於寺,永鎮山門。 戒師圓寂後,有人對周婆說:‘戒和尚去矣。’周婆即於普濟橋下坐化,化生蓮華,香光交錯,見者驚歎不已。七日後,忽有一異僧出現,歌曰:‘戒師文殊,周婆普賢,隨肩搭背,萬世流傳。’原來戒師與周婆,是文殊菩薩及普賢菩薩的化身,深入民間,隨緣教化,可惜世人不知,奈何。

智引人生/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之所以能為諸佛母、菩薩師;能說諸佛功德,策進行者;能權巧方便,現身說法,全憑久已證得無上智慧。至於古代高僧,能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成為佛門龍象;以及古今聖賢,能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亦皆憑藉智慧的輔導。所以,人們無論欲想成佛作祖,成聖成賢,建立功勳,造福社會,或做個平平凡凡,堂堂正正的人,都應該放棄妄想,追求智慧。
很多人以為,智慧就是聰明,其實不然,因為一個有智慧的人,必然明白事理,知因識果,辨別是非,分析邪正,甚而認識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必能突破愚癡暗蔽,擺脫名利枷鎖,走向人生正軌,止惡向善,利己利人。至於聰明的人,雖然頭腦靈活,思想敏捷,但缺乏智慧明辨,處世做事,僅憑主觀錯覺的判斷,以及妄想分別的衝動,再加上內在貪嗔癡煩惱擾亂視線,往往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每為滿足個人權利的佔有,不惜犧牲他人的福利。結果,製造人間罪惡,啟發社會爭端,導致世界混亂。

目前世上很多作奸犯法、不守紀律、破壞社會秩序的人,不講道德、不顧正義、玩弄職權的人,或唯利是視、草菅人命、發明大量殺人武器的人,無一不是聰明人。由於聰明人只知有我,不知有人;只知金錢萬能,不知仁義可貴;只知講究物質享受,不知發揮精神文明;遂本其聰明才智,大展私欲抱負,角逐名利,設置陷阱,……。由於聰明人愈來愈多,世界也愈來愈混亂,究其主因,無非是缺乏智慧輔導,致使聰明反為聰明誤,何止自誤前程,簡直誤盡天下蒼生。
今天,本人將能左右人類前途的智慧,尤其是可造福人群的無上智慧,介紹給各位,希望在座各位,藉此因緣,明白智慧對人生的重要;何止是人生的寶藏,成佛的真因,亦是開闢覺道,促進人生覺悟的利器。



我們不但要勤求世間的智慧,以納人生於正軌,創造光明遠大的前程;還要追求出世間的智慧,特別是無上的智慧,使自己手握智慧寶劍,勇往向前,揭開人生秘奧,克服時代艱苦,伸展二利願行,實現人生理想,提升人生至善的德性,開闢人生至美的前程,走向人生至真的境界,擺脫人間憂悲苦惱,超越三界生死輪回,進入常樂我淨的涅盤天國,建立人間淨土,促進世界和平。使苦惱人生,獲得永恆快樂,使愚癡人生,獲得慧光照耀,最後,恭祝各位,智慧增長,身心健康,前程遠大!


佛門心咒/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心咒(智慧咒):
發音:ōng ā rā bā zhā nà dì。
嗡阿喇巴劄那諦。
梵文:Om Ara Pa Ca Na Dhih
藏文:Om Ara Pa Za Na Di

文殊菩薩智慧咒的其它寫法:
嗡啊惹巴紮納德。
嗡阿諾巴劄拿。



功德簡介
文殊菩薩智慧咒能開啟我們的智慧。平時長念此咒能使您於空靈中慢慢開啟智慧大門,事事如意。《金剛頂瑜伽文殊師利菩薩經》載,持誦“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為:罪障消滅,獲無盡辯才,所求世間、出世間事,悉得成就,離諸苦惱,五無間等一切罪障,永盡無餘,證悟一切諸三昧門,獲大聞持,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等。白天、晚上都可以念,每天最少念108遍,沐浴完念更好,更為恭敬。持咒最重要的兩點,就是信心和恭敬心。
【文殊菩薩五字心咒】(原文引用乾隆大藏經第一六三冊三九一頁) 阿羅跛者娜(拼音:a luo bo zhe na)(梵文 A RA PA CA NA),跟“阿喇巴劄那”為同咒異譯。

《金剛頂經》五字真言勝相雲:“若人才誦一遍,如誦八萬四千十二圍陀藏經;若誦兩遍,文殊、普賢隨逐加被,護法善神在其人前。又若誦一遍,能除行人一切苦難;若誦兩遍,除滅億劫生死重罪;若誦三遍,三昧現前;若誦四遍,總持不忘;若誦五遍,速成無上菩提。若人一心獨處閒靜,梵書五字輪壇,依法念誦,滿一月已,文殊菩薩即現其身,或於空中演說法要,是時行者,得宿命智,辯才無礙,神足自在,勝願成就,福智具足,速能皆證如來法身。但心信受,經十六生,決定成正覺。”

思想評價/文殊菩薩
第一大乘經的發起和組織者:大乘經裡稱文殊為‘法王子’、‘導師’。這一尊稱在佛弟子中是少見的。漢地流傳的一些重要的大乘經,基本上都是文殊發起的。在
《華嚴經》裡
,文殊是青年的導師,他教育青年不要像舍利弗比丘等那樣,整天坐在大樹下面。要學習佛陀那樣至高無上,修集善根,見佛聞法,學六波羅密,在學習上要永不滿足。要不盡有為,不住無為,處生死海,去教化眾生,行菩薩道。他引導六千青年比丘,從事利他的普賢行,向印度的南部宣傳大乘佛教。

在福城(孟加拉灣西岸)的大塔寺開講《普照德界經》。
這裡的居民多數是龍族,文殊的傳教,使龍王、龍子、龍女,歸信了佛教。文殊行的歷史功績,開闢了大乘佛教的根據地。後來的龍樹在這裡讀了許多大乘佛經,經過整理,使之流傳於世。善財童子在大塔寺聽了文殊的說法,發菩提心,立志學習大乘佛教的普賢行。文殊指導他求見善知識,進行參學,是入普賢行的不二門,這就是著名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圓覺經》裡,文殊是發起人。他第一個發問,如來本起因行,為全經的開端。《維摩詰所說經》維摩詰生病,釋迦牟尼派一個大型的代表團前去慰問,派誰當團長?派舍利弗等十六弟子,個個都不敢承當,都說自己曾被維摩詰呵斥過,派彌勒等大菩薩,他們也是不能堪任,都說自己挨過維摩詰的批評,最後終於派出以文殊為首的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的龐大代表團,承佛委託,到毗耶離城,維摩詰宅舍,前來問候。一部《維摩詰經》,基本上是文殊和維摩詰之間的對話。

《楞嚴經》
以阿難遭到摩登伽女大幻術,攝人淫席,將毀戒體,佛派文殊前往救護,將阿難,摩登伽女二人帶回佛所,佛對阿難進行教育,是為本經發起的原由。

《法華經》
是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入無量義處三昧,放眉間白毫相光,照遍東方百千萬億佛前,彌勒對此不甚理解,請示文殊,以何因緣佛出此瑞相?
文殊答覆說: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降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演大法義。欲令眾生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現斯瑞。
文殊的話發起了釋迦演說斯經。 一行三昧:文殊是以修一行三昧著稱於世的。有一次他問佛:什麼叫一行三昧?佛答: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一行三昧的要點,是在觀察事物時,要從規律或法則的總體上著眼,不是就事論事的去分別它的差別相,如此才能居高臨下,高屋建瓴。如何修一行三昧?第一,要從善知識處,聽聞般若波羅密,對事物的總相有一個深入理解,這樣的人才能從事物的千差萬別中,發現出帶有規律性的東西。對待真理,還要做到,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第二,要在一個安靜的地方,排除種種私心雜念,收攝心猿意馬,於一切事物,不產生混亂的思緒,不去追逐塵境。第三,在淨化思想的基礎上,系心一佛,專持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如無量諸佛功德無二。這一不可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又有一次,佛教文殊入不思議解脫三昧。文殊回答:‘我即不思議,雲何更入不思議也。



’這裡的不思議,是教人們不要捨本逐末,在事物的差別相上打轉轉。唯有據事物的總相,才能明察一切差別相。

不二法門:文殊是大乘空義的奠基人,他的大乘空義特點,是不著空不執有的‘不二法門。’‘不二’與‘無二’離空有二邊的含義相同。文殊的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
《維摩經》、《思益梵天所問經》裡,

《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
維摩詰問法自在等三十二位菩薩,如何入不二法門,法自在等菩薩皆以二說明不二。最後維摩詰問文殊,文殊答說:‘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文殊答完,反問維摩詰什麼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此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歎曰:‘奇哉奇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引文俱見

《維摩詰所問經》卷中。
《思益梵天所問經·菩薩無二品》文殊認為無二是指一切法性沒有二相,接著他給二與不二這兩個概念,下了嚴格的定義,什麼叫二?凡夫貪著我故,分別二耳。什麼叫不二?雖種種分別為二,然實際無有二相。這裡文殊清楚地指出二是分別的核心,是指著我。無我即無分別,不二的境界則坦露現前。從此出發文殊答覆梵天一些重要問題。什麼是修道?答不分別是法是非法,離於二相,名為修道。什麼叫道?是一切法不可得,名為道。道不能令人離生死至涅盤,不離不至,名為聖道。什麼叫解脫?答言不壞縛著。什麼叫得度?答不住生死,不住涅盤。什麼叫漏盡?答言:若有所盡,不名漏盡,知諸漏空相,名為漏盡。什麼叫涅盤?涅盤無來處,無去處,不可得至。實際上文殊的不二法門,是離二邊的即有而無,即無而有,亦有亦無的中道觀。如善現問出世間法,文殊答曰:‘我覓世間相了不可得,子欲誰出?貪嗔癡,即平等法界,我於是中非已出離,非未出離。若出不出,則墮二見。文殊的離二邊中道思想,為後來的龍樹及中國佛教各宗所遵循的重要原則。 有關文殊的傳說:大乘佛經的人物有兩個特點,一、在時間上通三世,對一個人的研究,要從三世的角度上來考慮。二、在空間上遍十方,要將他方世界與娑婆世界結合起來探討。對文殊的研究,亦不能離開這一原則。關於文殊的傳說約有以下幾種:

《首楞嚴三昧經》
佛告迦葉: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於此南方,過十萬國土,有國名平,地平如掌。有佛名龍樹上如來,於彼國土,得無上覺,即今文殊也。這一傳說,可能與《華嚴經入法界品》文殊去南印度龍族地區開闢大乘佛教根據地有關。《處胎經》說:‘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化,故我為菩薩。’文殊自稱在過去世,他曾是釋迦的老師,因為一個世界裡,只能有一個法王,所以這位老師也只有權居他的弟子之下。

《央掘經》
說:北方常喜國,現今有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即是文殊。

《悲華經》說:‘阿彌陀佛為轉輪王時,第三王子,名曰王眾,于寶藏佛所發菩提心,願于來世,行菩薩道,無有期限,莊嚴佛刹,令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等十方佛土,為一佛刹,大寶填廁,又無惡能,及諸女人,及其名字,亦無聲聞、辟支佛。一生菩薩,充滿其間。佛號為文殊師利。于未來世,南方世界,名曰清淨無垢寶藏,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普現如來。值得注意的是文殊佛土,是一個統一的大佛國。到那時將消除一切佛國之間的差別。由菩薩上首的文殊,彼時將為諸佛之上首了。

《華嚴經》
說:東方世界十佛刹,微塵數世界,有菩薩名金色,其佛名不動智,文殊大士,將十萬菩薩,從彼而來。

《文殊般若泥洹經》
說:文殊住三昧力,能於十方世界,化現諸形,教化眾生,偈雲:‘文殊大菩薩,不舍大悲法,變身為異道,或冠或露體,或處小兒叢,遊戲於聚落。或作貧窮人,衰容為老病,及現饑寒苦,四方而求乞。令人發一施,與滿一切願。令發信心已,為說波羅密。’

《寶藏陀羅尼經》
佛告金剛密跡主言:‘我滅度後,于南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文震旦,其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此五頂山,即我國山西五台縣的五臺山。當漢明帝時佛法初來,攝摩騰、竺法蘭、以天眼通,看文殊菩薩住于此山,奏帝建寺於靈鷲峰,即今大顯通寺。自此以後,五臺山即為文殊道場。





《華嚴經》
說:東北方有處清涼山:‘往昔以來,諸菩薩眾,于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