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神佛傳說

華陀神醫

張貼者:ChihYi
閱讀人數:3488人 張貼日期:2024-05-25 10:00: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Gtv2GSS-_a4


華陀
 
華佗(145—208),漢末醫學家。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據人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華佗生活的時代,當是東漢末年三國初期。那時,軍閥混亂,水旱成災,疫病流行,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當時一位著名詩人王粲在其《七哀詩》里,寫了這樣兩句:“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這就是當時社會景況的真實寫照。
 
基本資料
姓名:華佗
性別:男
別稱:華旉
字號:元化
所處時代:東漢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地:沛國譙縣
出生日期:約公元145年(漢永嘉元年)
去世日期: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
主要作品:《青囊經》(已佚)
主要成就:外科鼻祖,發明麻沸散、五禽戲
 
 
個人簡介
 
華佗(145—208),漢末醫學家。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據人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華佗生活的時代,當是東漢末年三國初期。那時,軍閥混亂,水旱成災,疫病流行,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當時一位著名詩人王粲在其《七哀詩》里,寫了這樣兩句:“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這就是當時社會景況的真實寫照。目睹這種情況,華佗非常痛恨作惡多端的封建豪強,十分同情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為此,他不願做官,寧願捍著金箍鈴,到處奔跑,為人民解脫疾苦。華陀本是士人,一身書生風骨。華陀為關羽刮骨療毒,關羽下棋飲酒談笑自若的故事至今仍被傳為佳話。華佗也很重視養生,創立五禽戲,即模仿虎,鹿,熊,猴,鳥的動作做運動,以預防疾病。世人以為華陀因為不肯為曹操醫病而被賜死!其實是因為華陀認為曹操腦中有瘤(曹操本有頭痛的毛病) ,本來想為曹操開腦取瘤,但曹操以為華陀要砍曹操的腦袋而遭囚禁,後死於牢中!華陀死後,其醫術也隨之失傳。曹操死時,也因為自己不信華陀之言而後悔莫及!華陀年輕時,曾遊學徐州,通曉各種經書,喜愛醫術和養生之學,由於他刻苦鑽研,不怕困難,努力學習,善於總結民眾經驗,所以醫學知識十分淵博,故沛相陳珪和太尉黃琬曾先後多次徵召他做官,但華陀均予辭謝。華陀兼通內,外,婦,兒,五官,針灸各科,尤以外科和針灸著稱,其在外科方面的成就是驚人的,後世更尊奉他為“外科鼻祖”。
 
 
生平
 
華佗(約公元145—208),東漢末醫學家,漢族,身高約合現今1.61米。



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人。據人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這考證很可疑。因為《後漢書•華佗傳》有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的記載,也有說他壽至一百五六十歲仍保持著六十多歲的容貌,而且是鶴髮童顏的記載。據此,華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歲。
 
 
主要成就
 
不求名利,不慕富貴,使華佗得以集中精力於醫藥的研究上。《後漢書·華佗傳》說他“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尤其“精於方藥”。人們稱他為“神醫”。他曾把自己豐富的醫療經驗整理成一部醫學著作,名曰《青囊經》,可惜沒能流傳下來。但不能說,他的醫學經驗因此就完全湮沒了。因為他許多有作為的學生,如以針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吳普本草》的吳普,著有《本草經》的李當之,把他的經驗部分地繼承了下來。至於現存的華佗《中藏經》,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當時尚殘存的華佗著作的內容。
 
華佗高明之處,就是能批判地繼承前人的學術成果,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立新的學說。中國的醫學到了春秋時代已經有輝煌的成就,而扁鵲對於生理病理的闡發可謂集其大成。華佗的學問有可能從扁鵲的學說發展而來。同時,華佗對同時代的張仲景學說也有深入的研究。他讀到張仲景著的《傷寒論》第十卷時,高興地說:“此真活人書也”,可見張仲景學說對華佗的影響很大。華佗循著前人開闢的途徑,腳踏實地開創新的天地。例如當時他就發現體外擠壓心臟法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這類例子很多。最突出的,應數麻醉術—酒服麻沸散的發明和體育療法“五禽之戲”的創造。
 
利用某些具有麻醉性能的藥品作為麻醉劑,在華佗之前就有人使用。



不過,他們或者用於戰爭,或者用於暗殺,或者用於執弄,真正用於動手術治病的卻沒有。華佗總結了這方面的經驗,又觀察了人醉酒時的沉睡狀態,發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術,正式用於醫學,從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術的技術和療效,並擴大了手術治療的範圍。據日本外科學家華岡青州的考證,麻沸散的組成是曼陀羅花一升,生草烏、全當歸、香白芷、川芎各四錢,炒南星一錢。自從有了麻醉法,華佗的外科手術更加高明,治好的病人也更多。他治病碰到那些用針灸、湯藥不能治癒的腹疾病,就叫病人先用酒沖服麻沸散,等到病人麻醉後沒有什麼知覺了,就施以外科手,剖破腹背,割掉發病的部位。如果病在腸胃,就割開洗滌,然後加以縫合,敷上藥膏。四五天傷口癒合,一個月左右,病就全好。華佗在當時已能做腫瘤摘除和胃腸縫合一類的外科手術。一次,有個推車的病人,曲著腳,大喊肚子痛。不久,氣息微弱,喊痛的聲音也漸漸小了。華佗切他的脈,按他的肚子,斷定病人患的是腸癰。因病勢兇險,華佗立即給病人用酒沖服“麻沸散”,待麻醉後,又給他開了刀。這個病人經過治療,一個月左右病就好了。他的外科手術,得到歷代的推崇。明代陳嘉謨的《本草蒙筌》引用《歷代名醫圖贊》中的一詩作了概括:“魏有華佗,設立瘡科,剔骨療疾,神效良多”。可見,後世尊華佗為“外科鼻祖,”是名副其實的。
 
“五禽之戲”,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和關節都能得到舒展的醫療體操。動作是模仿虎的撲動前肢、鹿的伸轉頭頸、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腳尖縱跳、鳥的展翅飛翔等。相傳華佗在許昌(縣名,在河南省)時,天天指導許多瘦弱的人在曠地上作這個體操。說:“大家可以經常運動,用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
 
華佗除系統地接受古代的醫療經驗外,還能很好地重視和套用民間的醫療經驗。他一生遊歷了不少地方,到處採集草藥,向民眾學習醫藥知識。



在向民間找藥的同時,還從民間蒐集了不少單方,經常用這些單方來治病。有一次,華佗在路上遇見一位患咽喉阻塞的病人,吃不下東西,正乘車去醫治。病人呻吟著十分痛苦。華佗走上前去仔細診視了病人,就對他說:“你向路旁賣餅人家要三兩萍齏,加半碗酸醋,調好後吃下去病自然會好。”病人按他的話,吃了萍齏和醋,立即吐出一條象蛇那樣的寄生蟲,病也就真的好了。病人把蟲掛在車邊去找華佗道謝。華佗的孩子恰好在門前玩耍,一眼看見,就說:“那一定是我爸爸治好的病人。”那病人走進華佗家裡,見牆上正掛著幾十條同類的蟲。華佗用這個民間單方,早已治好了不少病人。
 
華佗還是一名能運用心理療法治療疾病的專家。一次,一位太守請他看病,華佗認為經過一次大怒之後,他的病就會好。於是他接受了許多財物,卻不給他好好看病,不久又棄他而去,並留下了封書信罵他。太守大怒,讓人去追,他的兒子知道事情的真相,便悄悄攔住了去追趕他的人。太守在極度憤恨之下,吐出了幾升的黑血,病很快就好了。
 
華佗是我國醫學史上為數不多的傑出外科醫生之一,他善用麻醉、針、灸等方法,並擅長開胸破腹的外科手術。外科手術的方法並非建立在“尊儒”的文化基礎上的中醫學的主流治法,在儒家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主張之下,外科手術在中醫學當中並沒有大規模的發展起來。有些醫史學家考證出,華佗所用的治療方法在印度醫學中有所記載,他使用的麻沸散中主要藥物“蔓陀羅花”也是印度所產,因此他們提出華佗一生遊歷於中原各地,他很有可能是來自印度的天竺醫生。這種說法雖不可考,但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中醫外科並不是不存在,而且遠在漢代,就曾經達到過相當高的水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中醫學在理論和實踐方法上的不斷進步,大部分的疾病都可以通過針灸、藥物等治療方法達到治癒的效果,而這些痛苦大、損傷重、傷經斷絡的外科方法就漸漸被更加“文明”和“簡便”的內治法取代了,這並不是一些人認為的中醫的缺陷。相反,這實際上是一種文化造就的文明,中國特殊的文化氛圍造就了中醫學的特殊研究方法,在這種條件下,中醫學同樣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許多其它醫學只能使用外科方法解決的問題在這裡卻可以使用內治的方法達到同樣的效果,不得不承認它超越的科學性和其理論的精妙深遠。同時,這也是中醫學一直以其理論凌駕於其他醫學,經久不衰的根源所在。
 
 
麻沸散
 
有一次在行路途中,華佗見一群人圍在路旁。他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名車夫倒在地上。



只見那車夫面色蠟黃,兩腳蜷曲,雙手捂肚,不住地發出難以忍受的痛苦聲音。華佗見狀,立即放下藥箱,蹲在地上為病人檢查。過了一會兒,華佗轉身對圍觀的人們說:“他這是患了腸癰(闌尾炎),如果早些治療,針灸就可以了。”“難道他現在無望了?”周圍的人急切地問。華佗笑著搖了搖頭說:“別急,別急,這點小病算不了什麼。不過,我需要將他的腸子取出來治療。”聽說剖腹取腸,有的人嚇得伸了伸舌頭,還有的人情不自禁地倒吸了一口涼氣。因為他們想像不出剖腹將有多么疼痛。華佗自若地取出一包藥末,叫人取些酒來,給病人沖服下。不一會,病人安靜下來,又過了一會,病人竟酣然大睡進人了夢鄉。華佗讓人把車夫抬到附近的一個房子裡,用手術刀,將車夫的肚皮劃開,取出病人的腸子,切掉潰爛的那一段,縫合以後,敷上生肌的藥膏。這一切工作完成以後,病人睡醒過來,睜開雙眼,驚奇地發現自己的肚子不再疼了。當他得知剛才發生的一切時,感激地拉著華佗的手連聲說道:“您救了我的命,我真不知如何感謝您才好。您真是一位神仙呀!”旁人問華倫在手術前給病人吃了什麼,使他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沒有疼痛感覺。華佗笑著從箱裡拿出一些粉末,說:“就是它,叫做 ‘麻沸散’。吃了它,任憑你做什麼手術也不會感覺疼痛。”有個小伙子大聲問道:“是哪位神仙下凡送給您的?”華佗微笑著指指眾人,又指指自己,說:“說到神仙,那可多呢,我就是根據鄉親們的提示,自己加以總結以後配製而成的。”
 
幾天以後,車夫的病完全好了,又和其他的人一樣出現在大路上。華佗醫術高明的訊息不脛而走,“麻沸散”的神效功能也隨著華佗的名字傳遍了千家萬戶。
 
麻沸散是華佗製造的一種很有效的麻醉藥,這種藥如果和酒一起服用,則效力更大,能起到全身麻醉的效果。而醫學上現代採用的麻醉藥劑,僅僅有100多年的歷史。很早以前,歐洲人作手術,用的是放血的方法使病人休克,然後再進行手術。用這種方法,非常危險,血放多了,病人就永遠醒不過來。



即使不發生危險,病人也因手術前大量失血,造成身體極度虛弱,對於恢復健康是很困難的。1842年,法國人黑克曼開始用二氧化碳作麻藥,但這只能用在動物身上,而不能用於人。過了兩年,美國人柯爾頓用一氧化二氮做麻藥,效果也不太好。直到1848年美國人莫爾頓才開始用乙醚做麻藥,今天西醫還用這種藥物。我國神醫華佗使用麻沸散為病人做手術,至少比西方早1600年左右。但可惜此方失傳,幸有史書記載了這一奇蹟。我國歷史文獻《後漢書》中記載:“若疾病髮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即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可見,麻沸散的發明及其使用,不能不說是世界醫學史上的一個奇蹟。
 
 
五禽戲
 
古代的人們,由於科學不發達,錯誤地認為“死生由命,富貴在天”,認為人們只能聽憑老天爺的擺布。而華佗卻不相信這一套。他認為,人完全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積極主動的作用,增進健康,抵禦疾病。他贊成我國古代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重預防思想。
 
有一天,他對他的學生吳普說:“你懂得‘戶樞不蠢,流水不腐’的道理嗎?人得了疾病就是因為氣血不流通造成的。如果人經常活動,讓氣血暢通,就可以增強體質而減少疾病。”
 
華佗自己就很注意鍛鍊,每天早晨,他都在院子裡活動,然後再看書或給人醫診。每當他坐的時間久了,就停下工作,伸伸手臂,抬抬腿腳,頓時覺得精神清爽。他相信人的生命不在於天,而是在於運動。他一直想找出一個辦法來,使人能夠延年益壽。
 
有一天,華佗看見老鷹在天上翱翔,兩隻伸張開了的翅膀帶動著軀體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飛。由此,他想起了草原上的鹿,山嶺上的虎以及森林中的猿猴和狗熊,它們是那樣的強健,又有各自的特點。如果我們能夠取其所長,用於自身,豈不能像它們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地上嗎?從此以後,華佗潛心鑽研這五種禽獸的動作特點,然後根據醫書上的穴脈原理,創造了一套醫療體操,稱作“五禽戲”。五禽戲就是要求人們模仿虎、鹿、熊、猿、鳥做出各種動作,以促進血液循環,使全身關節和肌肉都能得到舒展,以達到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目的。
 
華佗的“五禽戲”很受人們的歡迎,很快就在許昌一帶普及開了。



有許多體弱的人由於堅持做“五禽戲”,體質明顯地得到了增強。有一個人胃口不好,經常瀉肚。由於做了“五禽戲”,沒有服藥,三個月病就完全好了。華佗的學生吳普,依照這個方法堅持鍛鍊,活到90多歲,卻仍然“衛目聰明,牙齒完堅”。
 
早在1700多年前,華佗就能把預防和治療結合起來,把鍛鍊放在首要位置,這是對人類健康事業的一大貢獻。他提出的“生命在於運動”的思想,至今仍對人類的保健起著積極的指導作用。
 
 
無視權貴
 
在華佗長年在民間行醫,與廣大勞動民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只要遇見病人,他就熱心地醫治,從不計報酬。
 
有一次,華佗給一個船夫看病,經診斷是脾臟爛了。他給船夫喝了自製的麻沸散,打開肚皮,把潰爛的部分除去,然後縫合好傷口,又給他吃了點藥,一個月左右病人就痊癒了。
 
又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個咽喉阻塞病患者,病人吃不下東西,只是呻吟不止,十分痛苦。華佗看後什麼也沒說,走到路旁的一家鋪子裡,找主人要了一碗蒜泥加醋,經他調和,給病人灌了下去。不一會,一條長長的蟲子從病人嘴裡吐了出來,病人立即就好了。病人全家對華佗感激不盡,要重謝他。華佗再三推辭後,頭也不回地趕路去了。
 
華佗給人看病,非常認真仔細,他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注意發病特點,做到對症下藥,效果顯著。一次,兩個病人都來看病,二人都是頭痛發燒。華倫一一檢查了他們的病情後,給他們二人開了截然不同的兩種藥。他讓一個病人吃瀉藥,而讓另一個病人吃發散的藥。兩人迷惑不解。華佗耐心地對他們說:“你二人雖然都是頭痛發燒,但引起的原因不同。一個是傷食,吃得太多了;另一個是外感風寒引起感冒。所以你們的藥就不一樣哩!”說得病人解除了疑慮。他們按華佗的要求服了藥,第二天果然全都好了。




 
東陽地區有個叫陳叔山的,他兩歲的兒子患了病。華佗聽說以後,連夜趕到那裡。原來陳叔山的兒子患了痢疾,生命危在旦夕,幸虧華佗及時趕到,才挽救了他的性命。
 
華佗給人看病,不講價錢,不怕路遙,不辭辛勞,廣大勞動人民非常愛戴他,親切地稱他是民間醫生。
 
當時,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稱雄中原。有一天,他頭疼如裂,派人去把華佗找來。華佗來了以後,仔細給他進行了診斷,確定他是偏頭風病。他取出銀針,在曹操的頭上只扎了幾針,頭疼馬上就止住了。曹操見華佗果然醫術高明,就想把他留在自己的身邊,並許以高官厚祿。但華佗拒絕了曹操的要求,他不願意留在許昌享清福,他要為天下廣大百姓排苦難。為了脫身,他謊稱自己的妻子病了。這一方法果然奏效,曹操放他回家照看妻子,要他妻子的病好以後立即返回。誰知華佗一走,許多天都沒有回來。原來,他惦記著鄉親父老,惦記著他的病人。離開曹操以後,他又雲遊四方,為人民行醫看病去了。
 
曹操哪肯罷休,氣沖沖地派人把華佗抓了回來。此時,曹操的頭疼病又復發了,他讓華佗給他看病。華佗放心不下他的病人,請求給曹操治完病後立即放他回去,曹操沒有答應。華佗一氣之下拒絕給曹操針灸,曹操用死要挾他。華佗毫無懼色,大義凜然。曹操沒有辦法,將他打入了死牢。華佗知道自己在劫難逃,就托人拿來筆硯,把自己多年來行醫看病的心得體會寫了幾本書,在臨刑的前一天送給了獄卒,托他把這些寶貴的經驗傳下去,為人民免除病憂。誰知獄卒膽小怕事,不敢接受華佗的醫書。



無奈何,華佗只好眼含熱淚,將這些材料扔在火中燒掉。第二天,曹操派人殺了華佗。一代名醫就這樣告別了人間。
 
著作

他曾把自己豐富的醫療經驗整理成一部醫學著作,名曰《青囊經》,可惜沒能流傳下來。但不能說,他的醫學經驗因此就完全湮沒了。因為他許多有作為的學生,如以針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吳普本草》的吳普,著有《本草經》的李當之,把他的經驗部分地繼承了下來。至於現存的華佗《中藏經》,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當時尚殘存的華佗著作的內容。
 
 
其他說法
 
當時華陀治好頭痛後,也確實被曹操留在曹營,當時華陀心裡不樂意,可又不好直說。有一天,華陀要求曹操讓他離去,因為天下間尚有很多人要他醫治。曹操便要求他先替他找一種根治頭痛的長效藥。
 
華陀覺得曹操的話也不算過分,他想:丞相伐董卓,平叛亂,也是造福民眾,於社稷江山有益。假若不把他的病根醫好,一旦在戰場上發病,豈不壞了大事? 回到自己的帳房,華陀並沒有馬上便走,而是日夜翻書查典。七翻八找,他綞在自己祖父記載的秘方里,找到一種能根治頭痛的藥方。只是這種藥方里有一味藥,是地下棺木中的死屍長著的一種小蟲,名叫僵蟲。這僵蟲有劇毒,稍有半點不慎,就會使人中毒而死。所以,華陀的祖父在秘方上批一眉批:“禁用”。 華陀決定用這個方子給曹操治頭痛病。不過,藥煎好後,他擔心曹操中毒,就自己先倒了一小碗,想喝了試試,看看有什麼反應。哪知藥服下不久,他就滿腹鑽心的痛,站立不穩,倒在地下直打滾。
 
華陀知道自己中了毒,等他叫人喊來曹操時,已說不出話了,就用腳踢翻了藥罐,意思是叫曹操不可服用。不用多長時間,華陀就斷了氣。
 
曹操見華陀是為自己嘗藥中毒而死,不禁放聲大哭了一場:先生神醫,是我害了你!我不該向你要長效藥方……隨後,曹操下令用重禮厚葬了華陀,還追封華陀為醫聖德師,俸三品薪,對華陀的家眷,也一一撥薪安置。




 
因華陀是在曹營里死的,曹操自己在哭華陀時也說了句:“是我害了你!”一些不了解底細的人和對曹操不滿的人,便說華陀是曹操殺死的,這實在是冤枉了曹操!
 
 
 
民間傳說
 
他曾經替廣陵太守陳登治病,當時陳登面色赤紅心情煩躁,有下屬說華佗在這個地方,後來他就命人去請華佗,為他診治,華佗先請他準備了十幾個臉盆,然後為他診治結果陳登吐出了幾十盆的紅頭的蟲子,為他開了藥,說陳登是吃魚得的這個病,告訴他這個病三年後還會復發,到時候再向他要這種藥,這個病就可以根治了,並且臨走告訴了他(華佗家)的地址,那年陳登36歲,結果果然陳登三年後舊病復發,並派人依照地址尋找,可是華佗的藥童告訴陳登的使者說華佗上山採藥還沒回來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能回來,結果陳登39歲時就是因為這個病去世的,其實華佗的醫術是很好的,只是那個廣陵太守運氣不好,沒能等到他採藥回來,這是華佗醫治的所有病人的唯一的一個例外。
 
華佗曾在徐州地區漫遊求學,通曉幾種經書。沛國相陳矽推薦他為孝廉,太尉黃琬徵召他任職,他都不就任。華佗懂得養生之道,當時的人們認為他年齡將近一百歲,可外表看上去還象壯年人一樣。又精通醫方藥物,他治病時,配製湯藥不過用幾味藥,心裡掌握著藥物的分量、比例,用不著再稱量,把藥煮熱,就讓病人服飲,同時告訴服藥的禁忌或注意事項,等到華佗一離開,病人也就好了。如果需要灸療,也不過一兩個穴位,每個穴位不過燒灸七、八根艾條,病痛也就應手消除。如果需要針療,也不過扎一兩個穴位,下針時對病人說:“針刺感應應當延伸到某處,如果到了,請告訴我。”當病人說“已經到了”,隨即起針,病痛很快就痊癒了。如果病患集結鬱積在體內,扎針吃藥的療效都不能奏效,應須剖開割除的,就飲服他配製的“麻沸散”,一會兒病人就如醉死一樣,毫無知覺,於是就開刀切除患處,取出結積物。病患如果在腸中,就割除腸子病變部分,洗淨傷口和易感染部分,然後縫好腹部刀口,用藥膏敷上,四五天后,病就好了,不再疼痛。開刀時,病人自己並不感到疼痛,一個月之內,傷口便癒合復原了。
 
府中官吏倪尋、李延同時來就診,都頭痛發燒,病痛的症狀正相同。華佗卻說:“倪尋應該把病邪瀉下來,李延應當發汗驅病。”有人對這兩種不同療法提出疑問。華佗回答說:“倪尋是外實症,李延是內實症,所以治療他們也應當用不同的方法。”馬上分別給兩人服藥,等第二天一早兩人一同病好起床了。
 
一天,華佗走在路上,看見有個人患咽喉堵塞的病,想吃東西卻不能下咽,家裡人用車載著他去求醫。華佗聽到病人的呻吟聲,就停車去診視,告訴他們說:“剛才我來的路邊上有家賣餅的,有蒜泥和大醋,你向店主買三升來吃,病痛自然會好。”他們馬上照華佗的話去做,病人吃下後立即吐出一條蛇一樣的蟲,他們把蟲懸掛在車邊,到華佗家去拜謝。華佗還沒有回家,他的兩個孩子在門口玩耍,迎面看見他們,小孩相互告訴說:“象是遇到咱們的父親了,車邊掛著的‘病’ 就是證明。”病人上前進屋坐下,看到華佗屋裡北面牆上懸掛著這類寄生蟲的標本大約有十幾條。
 
後人的評價
 
華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還永遠懷念他。江蘇徐州有華佗紀念墓;沛縣有華祖廟,廟裡的一副對聯,抒發了作者的感情,總結了華佗的一生:
 
“醫者刳腹,實別開岐聖門庭,誰知獄吏庸才,致使遺書歸一炬;
 
士貴潔身,豈屑侍奸雄左右,獨憾史臣曲筆,反將厭事謗千秋。




 
◎圖文源自網路資訊,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處理。



【提醒:】